氦气的国内现状
通过对提氦技术的分析介绍,低温冷凝法较为成熟,但能耗、成本较高;吸附法、吸收法和膜渗透法等其他提氦技术各具特点,但限于适用条件尚不能规模化工业应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天然1气提氦技术不断改进创新,吸附法、膜渗透法等提氦工艺发展迅速,联产法、联合法工艺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些都为促进天然1气提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现如今,美国已经将氦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储备,其地位不亚于中国的稀土,美国现在的氦气储备已经达到了10亿立方米,而全世界每年对氦气的消耗是2亿立方米。虽然世界各国的油气开采都在进一步发展,但氦气的产量还是远远赶不上需求量的增加。
如果有一天我们醒来,再也看不到可以飞上天空的气球,大家也不必感到诧异。氦气成本的上涨已经是必然趋势,未来这种气球也将成为一种“奢侈品”。很显然,人类应该学会节约氦气的使用,等到人类足够聪明的时候,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美国的***氦储备大约有10亿立方米,但全世界每年消耗掉大约2亿立方米的氦气,不够5年的消耗。目前的天1然气工业虽然也还在蓬勃发展。***发出警告,如果不注重氦气的回收和再利用,世界的氦气储量将在10年内耗光,核1磁共振检查将受影响。空气可能是我们熟悉,也廉价的东西。但在地球大气层中,有一种气体却被誉为“黄金气体”,它在大气层中的含量很少,随着人类的不断消耗,如今这种气体已经快被人类用完了。它就是氦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氦气应用的场景。
由于液氦的导热性比铜高几百倍,因此液态的氦常常被用于冷却超导磁体、医1用MRI扫描仪和核磁共1振谱仪。很显然在未来我们应该做的,是更加节俭地使用氦气。也许我们会足够聪明,从而找到一个真正的解决方案。世界上大约有1/3的氦气被用作低温冷却。由于在常压下氦的熔点是-272.20°C(仅比零度高0.95开尔文),它的沸点也仅为-268.928°C(4.22k)。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