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文化责任。
贯穿始终要有文化责任。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在努力实现全1面小康社会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起一个重大的文化责任那就是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脉,确保其能够延续下去,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恰逢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社会飞速发展,并裹挟着各种外部力量,给悠久的农耕文化带来冲击。而一个伟大民族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必须在文化上处于领1先地位,具有引1领作用,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优势所在。美丽乡村建设是针对乡村社会的***农村建设方略,在建设实践中可能同样会遭遇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老问题,即拆和建的问题,“拆”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为建设新的提供空间,二是旧的不符合时代审美要求。
推进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健康文明风尚。
由于受教育水平、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村民的封建迷1信等思想根深蒂固,依然处于旧的思想之中,不能迅速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文化素养不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也就直接导致村民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在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要以中国特色社会1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引导广大村民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使村民逐渐接受新的思想,从而提高村民的素质。同时乡土文化也是构建当代乡村文化的重要核心,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重显绩、轻潜绩。在工作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道路硬化、门前花砖铺设、中心广场、绿化苗木栽植或统一风格的移1民搬迁新房建造,这些固然需要重视,但是有些基础性的工程可能比这些还重要,例如排水渠修建、护坡加固、排污主管线规划(预留或铺设)、污水处理站、公共厕所以及各户卫生厕所管线预留等。造成目前的现状是有些大家公认建设的好的村,表面上看超来很好,但是对群众来讲还不舒心、不安心,还有诸多公共建设考虑不到位造成的生产生活障1碍1性问题。要警惕生态至上主义、经济至上主义、***至上主义对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干扰。
如何推进美丽乡村文化建设。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民风美在内的整体美。因此,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工程,需要坚持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发展。要警惕生态至上主义、经济至上主义、***至上主义对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干扰。这是对自然的尊重、对乡村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对农民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的尊重,对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尊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