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些城中村改造项目,片面追求住宅小区的容纳人数,而无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所必需的公共空间,导致很多新建社区成为人和车的集散地。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留足享受文化的公共空间,而且还要留有承载文化的空间。要尊重乡土社会敦亲睦邻的文化传统,尤其应该注意借鉴和吸收古代村落和房屋设计上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和生态文明理念,在充分合理利用物理空间的同时,建设符合现代乡村社会实际的人文空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在努力实现全1面小康社会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起一个重大的文化责任那就是守护民族文化的根脉,确保其能够延续下去,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文化情怀。
建设实践中要有文化情怀。美丽乡村建设是针对乡村社会的***农村建设方略,在建设实践中可能同样会遭遇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老问题,即拆和建的问题,“拆”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为建设新的提供空间,二是旧的不符合时代审美要求。无论是哪一个原因,都需要面对“旧”的去留问题。当代乡村建设既要改善和提高乡村生产、生活环境与质量,还要保留乡土文化的发展根基,保持乡村历史沿革、乡村文化和地域特色,使广大群众有家园的认同[5],并为乡土文化在新历史时期创造可持续传承、延续、发展的生存土壤。
在这一方面,中国已经有太多因野蛮***而造成文化遗产遭到***的教训,因此,美丽乡村建设中,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建设实践者,都应当怀有一种浓浓的文化情怀,只有持有这样情怀的决策者、执行者,才可能对文化有爱惜之意、敬畏之心,在观念上才可能视那些散落在乡村社会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1物古迹为宝贵的财富并对其进行合理保护。深入实施了“传育立行”教育工程,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导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陋习,“一约四会”实现村级全覆盖,喜庆堂、乡贤文化馆、家风家训一条街等引1领作用持续增强。
美丽乡村建设文化的融入。
以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把文化引导贯彻融入农村文化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发掘本土文化资源,尤其是当地的旧民宅、名木古树、民俗文化、文化遗产等发掘保护的规划设计,发掘每个乡村的人文、生态特色内涵,注重文化场地设施统筹安排,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团队、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品牌,搞好“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规划设计。文化墙是一个乡村的灵1魂体现,是乡村的发展历程、精神面貌集中展现的一个方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