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是一个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来的学术新名词,实际上中国传统社会里并不缺乏这样的理念和实践,不少地方遗存的古戏台、祠堂、庙宇,甚至包括村落内约定俗成的公共场所,本质上都是农耕社会里特定区域内的文化空间,它们在传统社会里承担了为民众提供公共文化展示平台的功能。今天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提供民众精神享受的文化正餐,而且还要提供享受这些正餐的文化空间。完善建设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对边远地区可利用村队废弃的社场、仓库建设一些简易文化体育活动场所。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些城中村改造项目,片面追求住宅小区的容纳人数,而无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所必需的公共空间,导致很多新建社区成为人和车的集散地。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留足享受文化的公共空间,而且还要留有承载文化的空间。要尊重乡土社会敦亲睦邻的文化传统,尤其应该注意借鉴和吸收古代村落和房屋设计上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和生态文明理念,在充分合理利用物理空间的同时,建设符合现代乡村社会实际的人文空间。以乡镇为依据,以村为***,以农户为对象,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事业。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记忆。
在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中,尊重历史记忆,对于有景观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旧宅民居及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应尽可能予以保留。在条件成熟的乡村可在规划居民点新建民宅或旅游等配套设施建设上运用地域文化元素或符号。在空间格局和景观塑造上力求展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形成处处有景观、村村有韵味的自然文化景观。因此,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农村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环境,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不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文1化部门应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及器材,用于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各级财1政部门应保证文化***的办公经费;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内容而需要扩大人员规模和经费的问题,确保农村文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县、乡、村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民风美在内的整体美。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