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丹参 别名赤参。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具生养心除烦等***。生产于山东、安徽、河南、四川、辽宁、内蒙古、河北、江苏、江西、湖北、贵州、云南等省(区)。
症状 发病初期地上部植株下部叶片变黄,顶部叶片于中午高温天气则失水萎垂,早晚仍可***,至后期整株叶片萎垂且不***,并从基部开始腐烂。挖出地下部,可见植株的主根表皮水渍状,稍变为淡***;剥开表皮,可见髓部完全腐烂,腐烂的髓部颜色不变,稍有臭味,呈湿腐状。此类型病害的扩展速度较快,湖北丹参,一般染病植株在1—2周内可造成。土壤潮湿时,栽苗后不久便可发生,蔓延很快,根部可断续产生白霉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
丹参的种子繁殖方式:⑴育苗后移植。北方地区于4月份进行条播,播种后覆土0.3厘米,播后浇水,加盖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约15天左右出苗;覆土厚度以盖住种子为宜,播后盖草保湿,9月份移植于大田。⑵***。北方地区于4月中旬播种,可采用条播或穴播。穴播行株距同分根繁殖,每穴播种子5粒-10粒。条播保持沟深1厘米左右,覆土0.6厘米-1厘米,亩播种量0.5千克左右.如遇干旱,则播种前应先浇透水再播种。播后半个月左右出苗,苗高6厘米进时行间苗定苗。
种植丹参:移栽定植的时间在“谷雨”前后为宜(南方可提早在2月上旬的“立春”后进行)。移栽前在育苗地内浇水,用小铲挖苗,不可用手拔。将根苗挖出后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0~30厘米开穴,丹参的价格,每穴1株移植到大田里。定植时,根要舒展,株苗扶正,覆土压紧并浇水湿透穴土,丹参苗出售,以保成活。移栽作业采用垄作。因丹参是深根植物,在土壤疏松、通气性好、土层深厚的土地上种植,有利根的伸长、增粗。据试验,垄作比平作增产15%。垄作的优点是:加厚了活土层,提高了地温,增加了昼夜温差。
垄作表面接受光照面积大;白天土表面升温快,叶片制造光合产物多,夜间散温快,植株消耗养分少,从而有利于参根养分的积累,垄作还有利于灌排。另在移栽时将种根拌施***锌也是提高丹参产量的好措施。因锌是丹参正常生长必需的元素之一,主要与叶片光合作用有关。丹参植株缺锌,叶片小而薄、色黄绿、***早,根条少而细、产量低、切干率低,且幼苗易罹患花叶病,根腐病也较严重。我国北方土壤普遍缺锌。在土壤有效态锌含量缺乏时,采取种根拌施锌肥667米2产干药104.03千克,比对照增产19.36千克,种植丹参,增产22.87%。
种根拌施锌肥且可减少被土壤固定,提高利用率。其方法是:按10千克种根用13克***锌计算,先将锌肥用少量水溶解后,用喷雾器喷在种根上,再将种根用麻袋覆盖堆闷2小时,晾干后即可播种。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