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患者在术后1-2周后,在使用智能假肢之前可用临时假肢进行一下训练,以免造成智能仿生腿佩戴后的不适,具体的训练内容如下:
1、穿戴假肢:现代假肢要求患者穿截及脱卸应尽可能简单,首先残端要套上一层或多层袜套,袜套可以纵向伸展,以使残端末端软体部分在穿截时不会向下滑脱,然后穿软假体,它要与残端也 包括其未端接触;接者在软假体上再穿一层袜套,在这层袜套及外体之间的滑动面可通过使用粉季来改善;套上假肢的过程与穿滑行鞋或马靴相同.在此过程中所有袜套都必须用手拉住。
2、站立平衡:一般开始在平行杠内练习站立平衡.先训练双下肢站立平衡,从双手扶杠到不用手扶杠站立,在平行杠内训练3级站立平衡,然后练习单皿站立平衡。
3、迈步训练:可在平行杠内练习迈步,先健足向前迈步,将健肢后退半步,使健肢完全负重,再将体重转移到假肢侧,伸腰迈出健肢。步幅大一些,再提起假肢跟部使足尖负重,屈曲假胶 膝关节,借助身体冲力使假肢向前,练习炭向跨步,以利于接近或离开轮椅,练习后退。
4、步行训练:可在平行杠外用拐仗练习行走,注意健肢步幅不应缩小,腰部应伸直,残肢应向正前方迈出,在假肢站立期,应让骨葐在假肢上方水平移动,注意保持骨葐水平;上、下斜坡。上 、下科坡:越过障碍物;倒地后再站立等;一般膝下截肢豁训练12一15次;膝上截肢需训练l8一22次,每日一次,年龄大者可每周3次;双膝上截肢者常需训练6-8周。
佩戴的假肢不合适容易造成什么后果
一个合格的假肢产品,应当可以被当作是身体的一部分,帮助患者更好的行动。但如果佩戴的假肢产品不合适的话,又会造成哪些后果呢?
1、脊柱侧弯或腰痛:这种情况多是由于下肢假肢的长度过长或过短而造成的,长久以往,形成不良体态,对身心都会造成较大的伤害。为减小它出现的概率,假肢应与健肢等长,大腿假肢的话可适当短些,但不能超过1厘米。
2、假肢部位皮肤摩损严重:它在一些骨头凸起的部位比较常见,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疼痛感。对于这种情况,假肢厂家表示,平时应做好预防,实时观察假肢部位,发现异常,及时解决。
3、残肢肌肉萎缩或血压循环障碍:使用假肢过程中,因为不合适经常受压,残肢肌肉容易越来越萎缩,同时会导致残肢血液循环变差。为了更好的预防,截肢患者应注意,多做幻肢运动练习。此外,尽力将残肢接受腔调整到能承重或接触。
4、如果没有注意做好残肢及假肢的卫生清洁工作,甚至可能诱发残肢皮肤并,患者朋友要多注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停用假肢治辽。
假肢残肢出现水泡、磨烂如何解决
提醒,安装完假肢之后,不代表万事大吉,还是有很多事项要注意,比如因个人元素或产品不合适,造成残肢出现水泡、磨损,这时该如何解决呢?
一步是***行消中。可适当多用热水浸泡或者干洗,再利用消毒棉纱进行擦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大大减轻症状严重程度。同时要注意,这段期间应尽量少穿或不穿假肢,以免加重疼痛感。
接下来,解决水泡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合理的在内套外面相应位置上加衬垫片。其中它所使用的材料,泡泡状塑料薄,其厚薄大小便于掌握,亦可按层数任意取舍。另外,如薄海绵、薄粘片或假肢厂家专用的做内套的边角料,打磨薄后都可以用。
还有,出现水泡,如果是因为假肢磨损造成的,就需要对假肢产品进行一定的改善。比如内套肢筒狭窄,很容易导致挤迫,这时候可将内套取出,在造成磨烂的地方,用工具将其打磨得薄一些,以扩大空间。但这一步需要谨慎,一点点的打磨,逐渐扩大,以免用力过大、功亏一篑。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