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山里娃摇身变成智能假肢的研发科学家,他叫孙小军,系石阡县花桥镇街上人。4月14日下午,在“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1届国际赛日本分站赛”中,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孙小军的第三代智能假肢在深圳的总决赛中,获得了行业赛一等奖。
1995年,孙小军在一次打篮球时扭到了右脚踝关节,当时自己和家人没有把“小伤”放在眼里,没想到后来却演化为“骨燧炎***变且***细胞已扩散到右腿膝关节”。1996年3月,为了彻底斩断***细胞,医生从孙小军右腿大腿处对其进行了截肢***。截肢之前,孙小军的成绩在班上是倒数几名,之后由于要借助双拐才能行走的他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蹦蹦跳跳了,孙小军就一门心思的扑在了学习上。1999年,孙小军以全校第1名的成绩考入花桥中学;2002年,他以全校第1的成绩考入了石阡中学;孙小军在高三时一跃进入年级前五名,蕞终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大四时,日本东北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项目,孙小军因扎实的知识积累被选中。做了一年交流生后,孙小军决定在日本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2015年10月,孙小军辞职进入东京大学人形机器人实验室,博士生导师认可了孙小军把机器人概念融入假肢的理论设想。经过研发***的努力,设计的第三代样机有电机驱动、控制器和感应器,能够随着***变化做出相应反馈。日本当地时间3月18日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1届国际赛日本分站赛拉开序幕,孙小军的“提高下肢***人移动能力的智能假肢”项目获得一等奖。
孙小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对假肢的点点滴滴都有着切身感受,芜湖假肢,作为假肢使用者,又是学工程学的,就想着利用这些优势,让中国人也能用上蕞好的假肢。
还有人记得一个名叫廖智的女孩儿嘛?
“我失去双腿以后到现在,也曾经被这个局限过,像一个牢笼里面的鸟飞不出去。
但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人为什么堪称为人?
人是能够超越身体限制的生物。所以我对自己说,我要挺胸抬头的做人,要做自己渴望成为的样子。
我的双腿是属于我的,我不是属于它的,它效忠于我,我要好好的过完这一生。”——廖智
上周四晚7点,朝阳大悦城,蕞热闹的时候。
八音盒音乐起,一对新人突然走到中庭正***开始跳舞。
人们被吸引聚集,机器女孩一下子脱掉拖地白裙。
膝盖以下,是一双钢铁假腿。
人群里议论纷纷。
一个大爷和老伴纠结半天:
这是真的?还是***?这要是***,那咋没有腿呢?
“我是***,大腿假肢,戴着假肢。”
没有腿,却还在跳舞的机械女孩,叫廖智。
你们可能听过廖智的故事。
2008年,汶川事故里的幸存者。
在垮塌的四层楼下被压 26 个小时,假肢矫形器,失去十个月大的女儿、婆婆,还有双腿。
灾难发生时,她的母亲还在外地,父亲留在现场救人。
为了保命,廖智,一个舞蹈老师,自己签下截肢***同意书。
失去双腿、失去亲人,命运推波助澜的手还没结束。
事故发生后半年,廖智和前夫结束了婚姻。
23岁的廖智,开始在废墟上重建自己的生活。
事故结束后,她成了人们心里代表力量和希望的一个符号。
“汶川事故幸存者”
“失去双腿的舞蹈老师”
“需要帮助的人”
……
我国假肢水平处于一个什么程度?在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答:首先要把假肢分成两部分来说,接受腔和零部件。接受腔是按照***定制的,零部件则是结合人们实际情况可选择装配的。
目前我国接受腔技术是与国际接轨的。国际级的各大公司与假肢协会配合每年都会做很多培训,手指假肢,这种学习形式能够快速的将国外新技术传递到国内零部件方面,所以普及型假肢在国内发展还是不错的。
但是功能型假肢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引进国外液压膝关节和踝关节,还有智能型以及动力型假肢等一些国外优良产品用来满足各个层次的截肢患者的需求,包括一些***人运动员需要的运动假肢。不过目前国内借鉴国外产品技术,也在发展自己的产品,包括智能下肢假肢和智能上肢也在研发之中。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