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和孩子都较容易看到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与行为,却难以看清那些更深层次的情绪与需要。因为很多人(包括年轻的父母、祖父母等)都是在“情绪教育零基础”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恰当的“情绪教育”来帮助自己认识与控制情绪,又如何能够识辨孩子的情绪,并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呢?当我们围绕着孩子这些表面的情绪与行为进行工作时,孩子内在深层次的情绪与需要还是未被看到、未被工作,因此,解决的多是表面的问题,问题没,类似问题自然又冒出来。
孩子的症状、习惯、行为超过二年以上,家长用本能来处理,并形成固化,孩子不肯来接受***咨询的帮助。第2类孩子相对好做一点,如果1、2混合,那才叫一个难做。仅仅区别就难得很。因为,你必须区分,什么反应是心理功能损伤导致的,什么反应是外归因的思维模式导致。区别出来之后,才能去确定,是可以用心理技术训练纠偏,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还是情感植入、理解接纳,陪伴着等待心理功能***。

把所有问题都归因到幼年期的教养者(大多数指向父母)。这类孩子会觉得既然问题都是父母的,那就让父母赎罪好了。父母对孩子战战兢兢、百依百顺,孩子非常受用。不用再为学习烦恼,不用再考虑人际交往,合肥青少年心理咨询,得过且过,正规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随心所欲,这种状态很好呀,还考虑未来干什么?
父母老了还有退休金,父母的退休金也是孩子的生活保障。所以,这一类孩子不愿意改变,不愿意付出努力,不愿意承担责任,更不愿意迎战困难。心理咨询时,述说自己的委屈,很畅快。控述父母的行为,很尽兴。咨询师只有共情、共情、再共情才能被接受。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