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类零件
一般来说,这类零件的形状、结构比前面三类零件复杂,而且加工位置的变化更多。一般以安装面、重要的端面、装配的结合面、对称平面和回转体的轴线等作为基准。这类零件一般有阀体、泵体、减速器箱体等零件。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选用其它视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剖视、断面、局部视图和图等多种辅助视图,以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外结构。
在标注尺寸方面,通常选用设计上要求的轴线、重要的安装面、接触面(或加工面)、箱体某些主要结构的对称面(宽度、长度)等作为尺寸基准。对于箱体上需要切削加工的部分,应尽可能按便于加工和检验的要求来标注尺寸。
机械制图常识
零件图中的尺寸,是加工和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机械制图装配要求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必须做到: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因此,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除了要符合尺寸正确、完整、清晰外,还应尽量标注得合理。尺寸的合理性主要是指既符合设计要求,又便于加工、测量和检验。
为了合理标注尺寸,必须了解零件的作用,在机器中的装配位置及采用的加工方法等,从而选择恰当的尺寸基准,合理的标注尺寸。
如何看懂机械制图?
分清主体与标注注解。
确定了有几个视图,分别是什么视图,之后就要分清主体(暂且这样叫吧,这词我发明的),主体就是描述机械零部件的那些线条(实际的零部件二维世界里就是些线条),这个根据线的粗细就能分出来了(细线都是标注线),主体的线只有粗实线(粗细可以相对比较来判断,标准里面粗细也有标准的)、粗虚线和剖面线。为了能从图样上得到实物大小的真实感,应尽量采用原值比例(1:1),当机件过大或过小时,可选用表规定的缩小或放大比例绘制,但尺寸标注时必须注实际尺寸。
如何看懂机械制图?
工艺。
工艺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制造(组装)这个零部件的方法,机械图纸虽然没有工艺(过程)的直接信息表达,但是它却包含了基本的工艺。一个零部件设计出来,加工不出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何加工是设计者考虑过的事情,在图纸里面也会有表达。
粗糙度:粗糙度决定了使用要求,同时也限定了加工方法的要求。
精度:比如一个要素(一个装轴承的内孔)的尺寸、位置、形状公差及其粗糙度要求,会隐含对它的加工工艺要求(磨削)。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