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车主充电需求,我们认为围绕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的交流慢充桩仍然是电动汽车***主要的充电方式。住宅小区私人桩:电动汽车充电首1选。私人桩充电便捷,无燃油车占位、充电桩损坏或不匹配等问题,并且可享受居民生活电价优惠,电动汽车使用成本低至0.1元/km,仅为燃油车的1/5。工作、***和消费场所公共慢充桩:依托生活和工作场景,弥补私人桩不足。
标准统一实现充电桩互联互通,多方共赢夯实行业增长基础。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等技术参数和充电流程的统一增强了充电桩兼容性,造就多方共赢,为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增长夯实基础。对生产厂商而言,其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对充电桩运营商而言,其投建公共充电桩匹配车型数量大幅增加,使用率和盈利能力提升,且运营商角色从单纯充电服务供给延伸至多边平台运营,甚至可能孕育共享私人桩商业模式。
公共桩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北京、上海和广东公共桩保有量位居前三1甲。公共充电桩建设区域较为集中,2019年3月末前10地区公共桩保有量占比达75.6%,且普遍分布于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北京、上海和广东分别以50694、47044和44672个公共桩保有量位居前三1甲,江苏公共桩保有量也接近40000个。中部地区仅安徽、陕西和湖北三省公共桩保有量超过10000个,而新疆、宁夏和青海等西部省份全省仅有数百个公共桩。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