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描对象的着眼点是立体、空间及明暗色调,在理论上排斥线的存在,所以一般学生作画往往是从立体的、光影的方面去观察体会,也就形成了在这方面的视觉敏感。因此在以往的素描教学中,立体的、空间的、明暗的表现方式成为惯用的甚至的手段,即使用线条描绘形象也大多是以速写的方式着眼于对象的造型,而不去注意对象线性结构的方方面面。光影和色彩的复杂性以及背景因素的干扰,分散了学生对物象轮廓美感及线性关系的注意,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物象的轮廓和线性因素才是打动人的视觉元素。
素描静物绘画中的明度简单的来讲就是光线作用下物体的明暗程度
静物中的明度关系受以下几点因素的影响
1、观察一个物体首先就要看黑白灰,黑白灰是三个色阶,到五大调子还可以再细分,五大调子***关键的就是明暗交界线 ,事实上它是一个面,从整个画面的黑白灰构成来看,明暗交界线应该说是画面上物体比较重的一个面。
2、静物本身的固有色的变化形成了整个画面的明度节奏变化。
3、不同工具与技法的运用对画面物体质感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我们要根据画面的内容适当的选用工具与表现技法。
4、光线的强弱与方向对画面中的形体与空间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画面的明度与节奏变化。
艺术表现***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作者的感受和艺术素养,取决于作者的精神表现,即内心世界的表达。作者的感受越深,在感情上越是能鲜明地感受到对象精神的美和形象的美,就越能进行有效的艺术概括。如作画开始,先观察研究,画面是强还是弱、色调是明快还是深沉等等,在感受对象的基础上,分析主次关系,前后虚实关系,这样由表象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把握,画面上的形象就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感1染力。绘画训练是技术训练,同时也是艺术训练,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作画实践中,描绘活动同时也是表现活动,是作画人眼中、脑中、手下的同一件事情。素描实践只讲技术不讲艺术,只能说是训练画匠。造型艺术不讲艺术规律和艺术表现,就无所谓艺术教育,更谈不上艺术创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