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铸造企业金属材料主要来源于外购材料、本企业的废铸件、浇冒口。而外购金属材料往往是散装的,很少有压成筒状的,不同材质的材料很容易混淆在一起,如316材料混有304或430材料。所以,精密铸造企业要尽可能选择采购压制成筒状的材料。对每批采购材料的化学成分用光谱分析仪进行分析。可能的话,应对供方进行实地考察,评价其材料是否进行标识、防护及隔离贮存等。
对本企业的废钢(废铸件、浇冒口)要进行除锈蚀,去油污,清砂及清洁干燥处理,控制S、P成份。并且,对不同材质的废钢要进行标识、防护、分隔贮存,不能混淆。
浇铸成型一般不施加压力,对设备和模具的强度要求不高,对制品尺寸限制较小,制品中内应力也低。因此,生产***较少,可制得性能优良的大型制件,但生产周期较长,成型后须进行机械加工。在传统浇铸基础上,派生出灌注、嵌铸、压力浇铸、旋转浇铸和离心浇铸等方法。
①灌注。此法与浇铸的区别在于:浇铸完毕制品即由模具中脱出;而灌注时模具却是制品本身的组成部分。
②嵌铸。将各种非塑料零件置于模具型腔内,与注入的液态物料固化在一起,使之包封于其中。
③压力浇铸。在浇铸时对物料施加一定压力,有利于把粘稠物料注入模具中,并缩短充模时间,主要用于环氧树脂浇铸。
④旋转浇铸。把物料注入模内后,模具以较低速度绕单轴或多轴旋转,物料借重力分布于模腔内壁,通过加热、固化而定型。用以制造球形、管状等空心制品。
⑤离心浇铸。将定量的液态物料注入绕单轴高速旋转、并可加热的模具中,利用离心力将物料分布到模腔内壁上,经物理或化学作用而固化为管状或空心筒状的制品(见图[离心浇铸])。单体浇铸尼龙制件也可用离心浇铸法成型。
基准面选择
基准面选择要素,压型型腔尺寸检查、铸件划线、机械加工都需要确定基准面。铸件上的外圆、平面、内孔和端面都可以作为基准面。合适的基准面一般由设计、加工和铸造三方面共同商定。选择基准面时一般应考虑下述各点:
(1)熔模铸件基准面一般选择非加工面,若选择加工面时, 好是加工余量较少的面。
(2)基准面应选择与待加工面之间有精度要求的面,并尽量使零件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工艺基准重合。
(3)基准面的数目应约束六个自由度,故一般选择三个基面(回转体零件选择二个基面),并力求划线与加工为同一基面。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