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筋检查井井盖施工工艺
原理:通过受力转移,实现井圈与井筒脱离,外力作用通过井圈以及井圈底座可将大部分路面荷载传递到四周道路路面结构层面。同时,矩形混凝土检查井,使井圈与四周柔性路面结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不均匀沉陷。
方法:在检查井井口位置加设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圈(配筋采用梯形截面,详见构造图)。
适用: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市政新建道路工程及市政工程现况道路检查井改造。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陈辉高工介绍了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应用技术,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由底板、井室、盖板、井筒、井圈等部分组成。各部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工厂化生产,施工阶段现场组合拼装后成为整体检查井。适用于建筑小区、一般工业与市政排水工程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地区。可用在通行(汽-超20级)重车的城市道路下地面覆土深度通常为6m,地下水位不高于地面以下0.5m 的排水管道工程中。陈辉从工艺原理、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等方面对预制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应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当前混凝土检查井的配筋:
当前混凝土检查井生产企业大多使用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于上世纪末编著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排水检查井》05SS521图集配筋,合肥混凝土检查井,基于当时认识水平,配筋量明显偏多。下图是从05SS521图集中摘取的配筋图和配筋表。φ700混凝土井室配筋面筋为785.3982mm2、φ8钢筋全高720mm配筋10环。 φ700混凝土井室配筋量与埋深5m的φ700混凝土管配筋量相当,现浇混凝土检查井,720mm长度上的配筋环数都为10环左右(钢筋直径8mm),显然卧放在土基上的管子所受荷载远大于竖放的混凝土井室,两者相似的配筋量,说明05SS521图集的配筋是不合理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