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减水剂配制混凝土出现的问题:
1、坍落度损失快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甚至未出厂就无流动性。
原因:聚羧酸减水剂对温度的敏***高于其他减水剂。水泥温度达到50℃以上时,缓凝减水剂,有可能出现坍落度损失异常的现象。其次,聚羧酸减水剂与复配小料不匹配或者与其他***减水剂混用,***减水剂,使聚羧酸减水剂作用效果降低。再次,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变差。
建议:尽量选用出厂温度低的水泥,在夏季应保持与外加剂厂家沟通。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萘系与聚羧酸减水剂不能混用,两种减水剂同时使用时,应分别储存,并有标识,不能混用。
2、坍落度倒大
混凝土出厂坍落度正常,到现场坍落度过大,减水剂,甚至离析。
原因:气温较低时,使用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生产易产生这种混凝土坍落度滞后增大现象。
建议:环境温度低时,适当降低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掺量,适当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同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聚羧酸减水剂作为现代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重要组分,具有减水率高、强度发展好、耐久性优良等特点,但同时也对原材料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胶凝材料品质、砂石集料级配以及周围温湿环境变化等都会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产生影响,引起适应性不良。
当前天然细集料短缺,机制砂作为替代品,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石粉是机制砂破碎过程中带入的,粒径在75μm 以下的粉状颗粒,机制砂的使用应充分考虑石粉的引入量以及对混凝土减水剂性能的影响,以正确引导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
减水剂就是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而掺加的物质。作为混凝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外加剂,能提高混凝土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节约水泥、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是混凝土材料中用量***少但对其性能却有极大影响的组分。
我国1950年开始研究混凝土外加剂,从引气剂和塑化剂开始,***减水剂厂家,发展缓慢,直至1970年以后我国外加剂产业才得以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大量基础建设带动了外加剂行业的发展,其中萘系等表面活性剂为主的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的科研、品种、生产和应用极为迅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