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碱速凝剂的研发过程
低碱、无碱速凝剂的研发过程就是速凝剂各增效和促凝组分选择的过程。早期的西方发达***研究者采用钙盐或铝盐来取代碱金属盐,例如使用C***2作为速凝剂主要促凝成分,虽然解决了强碱性的问题,但是氯离子的大量引入又使得迅速腐蚀了混凝土中的钢筋,导致支护强度严重受到影响,因此目前已经明确规定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中不得使用C***2。哈拉尔德用一种改性肖酸钙做为主要促凝成分,其分子式可表示为xNH4NO3·yCa(NO3)2·zH2O,式中x=0.092,y=0.500,z=0.826。伯奇等研发了一种合成速凝剂,其主要成分包括铝酸钙、硫铝酸钙、碱性的铝盐和水溶性的多价***盐,当以50份的Al2(SO4)3·6H2O和50份的碱性***铝且掺量为6%(以水泥质量记)配比时,测得的速凝剂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为7min和14min,当配比为30%的Al2(SO4)3·6H2O 、30%的铝酸钙和40%的碱性***铝且掺量为4.0%时,测得1天的抗压强度为15MPa,28天抗压强度为38.3Mpa。
速凝剂的应用
速凝剂是一种能使水泥混凝土快速凝结硬化的化学外加剂,它普遍应用于水利、电力、铁路、隧道等各种工程项目的喷射混凝土施工中。由于速凝剂应用的广泛性,因此速凝剂的性能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喷射混凝土的质量。
速凝剂有干粉型和液体型两种,液体速凝剂按照其碱含量又分为碱性液体速凝剂和无碱液体速凝剂。
在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有干喷和湿喷两种工艺,干喷使用粉状速凝剂,湿喷使用液体速凝剂。传统喷射混凝土施工主要采用干喷工艺,施工时不仅粉尘大、作业环境差、对施工人员身体和环境危害影响较大,而且喷射混凝土回弹量高、喷射混凝土硬化后强度损失大(通常可达到30%左右)、容易开裂、耐久性差、不利于保证喷射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喷射混凝土施工正在转向湿喷工艺,以解决干喷施工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在重要工程支护喷射混凝土工程中正普遍推广使用无碱液体速凝剂,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开裂、碱骨料反应对混凝土结构的***以及对坏境的不利影响。
?速凝剂品种选择
当前工程施工中常用湿喷混凝土液体速凝剂分为无碱速凝剂和低碱速凝剂两种。无碱速凝剂是指Na2O含量低于1%的碱凝速剂,属于环保型产品。在施工环境良好情况下,使用无碱速凝剂可保证混凝土强度,使混凝土强度随龄期正常发展,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也更低,建筑物外观完整性也更持久。低碱速凝剂是指碱含量在8~20%的速凝剂。当施工环境较差,使用低碱速凝剂可大量挥发至空气,造***员皮肤灼伤和呼吸系统刺激。不仅如此,混凝土强度也更低,更容易出现裂缝,地下水容易发生渗漏,影响建筑物外观和耐久性。当低碱速凝剂中活性骨料含量在3%~4%时,低碱速凝剂还会带入大量碱,建筑物更容易出现碱性骨料反应。因此,合理选择速凝剂品种对工程质量具有总要意义。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