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环境温度超过润滑脂的滴点时,润滑脂会出现严重分油、干涸甚至熔化等现象;当使用温度超过一定温度后,会加速润滑脂的氧化,大大缩短润滑脂的使用寿命,或者造成润滑脂添加剂严重分解而引起腐蚀,又或者加剧添加剂与稠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润滑脂结构发生严重***等。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使用高温润滑脂,我们需着重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1、具体的环境温度和使用温度;
2、负荷和转速;
3、在使用环境中有无水、灰尘等污染物;
4、组成高温润滑脂的稠化剂、基础油、添加剂的热安定性和氧化安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5、润滑脂的滴点应满足使用要求,选择膨润土润滑脂等无滴点润滑脂时应慎重考虑;
6、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是否能满足要求;
7、如需更换高温润滑脂品种,应考虑2种润滑脂间的相容性。
很多刚刚接触耐高温润滑脂(俗称“黄油”)的用户在选择高温润滑脂的时候只看重滴点而忽视其它,这种做法是绝1对不可取的。滴点虽然是衡量润滑脂耐高温性能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但并不是唯1指标。举个例子,很多耐高温润滑脂的供应商就是利用了用户这种“滴点高就耐高温”的观点,在产品简介里常常把“滴点”醒目的标在外面,写着“滴点380℃”很吸引人,以此冒充“高温润滑脂”,但是其真正能够达到的温度也许连150℃都不够。也可以说润滑脂的滴点(也包括其他指标)只有试验标准,并没有一个权1威的机构来验证,无良供应商可以随意写。
在润滑脂的组成中,根底油主要是矿物油,关于运用温度规模较宽的润滑脂,需求根底油枯温性好、低温活动性好、倾点低及高温蒸腾小和不易氧化二添加剂通常可分为油性剂和极压剂。所谓油性剂是指在鸿沟光滑中下降冲突及磨损的才能,常见的油性剂有-COOH、-OH、-NH:等极性基团,可在冲突面定向吸附构成吸附膜,然后下降靡擦磨损。油性的好坏可用冲突系数衡量,油性愈好;冲突系数愈小,反之油性愈差。极压剂是由于冲突外表的高温导致化学反响生成极压膜,起到固体光滑的效果,通常分为硫系,硫化铁;磷系,磷化铁、磷酸铁;氯系,氯化铁;有机金属系,在包含硫、磷的活性元素的有机化合物中与金属反响,生成硫化1氢、硫醇、硫化物的极压膜‘填充剂即可进步润滑脂的机械强度,常用的有石墨、二硫化铝等。
在润滑脂的使用范围内,润滑脂的温度特性也有所区别,前面提到过,润滑脂主要靠基础油润滑,如果基础油具有较好的粘温特性(黏度指数高),那么在温度变化过程中,黏度相对稳定一些。基础油的分类由API规定,目前有五种分类,用户在购买时有必要了解一下润滑脂的基础油成分。
虽然润滑脂的主要成分是基础油和稠化剂,但是基础油和稠化剂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不一样,一般来说,基础油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相对更大,而对于稠化剂的稠度,在达到滴点之前,稠度变化比较缓慢。因此选购润滑脂时,有必要了解基础油的性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