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刚刚接触耐高温润滑脂(俗称“黄油”)的用户在选择高温润滑脂的时候只看重滴点而忽视其它,这种做法是绝1对不可取的。滴点虽然是衡量润滑脂耐高温性能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但并不是唯1指标。举个例子,很多耐高温润滑脂的供应商就是利用了用户这种“滴点高就耐高温”的观点,在产品简介里常常把“滴点”醒目的标在外面,写着“滴点380℃”很吸引人,以此冒充“高温润滑脂”,润滑脂厂家,但是其真正能够达到的温度也许连150℃都不够。也可以说润滑脂的滴点(也包括其他指标)只有试验标准,并没有一个权1威的机构来验证,无良供应商可以随意写。

在润滑脂的使用范围内,润滑脂的温度特性也有所区别,前面提到过,润滑脂主要靠基础油润滑,长城润滑脂,如果基础油具有较好的粘温特性(黏度指数高),那么在温度变化过程中,黏度相对稳定一些。基础油的分类由API规定,目前有五种分类,用户在购买时有必要了解一下润滑脂的基础油成分。
虽然润滑脂的主要成分是基础油和稠化剂,但是基础油和稠化剂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不一样,一般来说,基础油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相对更大,合肥润滑脂,而对于稠化剂的稠度,在达到滴点之前,稠度变化比较缓慢。因此选购润滑脂时,有必要了解基础油的性能。

润滑脂***低使用温度
润滑脂在温度下降时硬度会增加,影响正常输送,造成润滑脂不能充分到达润滑点,机器冷启动时缺乏润滑。润滑脂的低使用温度必须高于冷启动时***低环境温度,在较低的温度下(如接近-30℃),应该使用合成润滑脂,例如使用PAO作为基础油的润滑脂。
润滑脂的***高使用温度:润滑脂有一项指标是滴点(dropping point),汽车润滑脂,但是滴点不等于***高使用温度,润滑脂允许的***高使用温度一般要比滴点低30℃~50℃,不要超温使用,尤其是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超过滴点的润滑脂就算冷却下来,性能也已经遭到***,不宜使用。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