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瑞智恒通-天津汽车线束多少钱
作者:瑞智恒通2019/12/30 10:31:33

汽车线束加工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线束的加工工艺一般为:开线(下料裁线)→压接(分支压接、端子压接)→组装(预装、缠绕、标记)→导通测试。

汽车线束加工中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裁线工序

裁线不良的结果:

1、剥皮尺寸不良:导致下道工序(压接)不能正常操作,也就导致成品的不合格。

2、导线尺寸不良:导线尺寸太短,导致成品线不合格。

3、线芯损伤、氧化:压接不良、虚接。

不良品处理流程:(尺寸不良为例)

1.操作工:发现尺寸太短,立即查找不合格原因,与检验员沟通解决,防止出现批量不良品,并将尺寸短的直接报废,不得与合格品混在一起转入下道工序;尺寸长的用剥线钳返工由检验员确认是否合格。

2.检验员:抽检发现不良品,要求立即查找原因并整改,并将不良品评审处理,如果出现批量不良品,应立即停机整改,并上报直属***。

压接不良的结果:

1、拉脱力过小:线芯与端子虚接或脱落。

2、一般压接不良都会导致成本的大量浪费,并且返工难度大,极易报废。

不良品处理流程:(拉脱力过小)

1.操作工:拉力过小应当立即停止压接,天津汽车线束多少钱,并联系机修工对压接模具进行调休,报检验员。

2.检验员:同型号压接好的端子(***后一次测试合格到发现不良),全部按2%抽查测试,测试发现有不良品则判定该批全部不合格,做好标识和隔离,并通知返修。

组装不良的结果:

1、端子退出:如果插接端子没有按标准去执行,端子退出不易被发现将会直接发给客户,端子插接不到位的一般会造成虚接,导致烧车。

2、端子错位:①端子插错孔位的线束如果在测试台被拦截,将会导致预装员工和测试人员的双重返工,严重影响到生产效率。②如果在测试区域混装或是漏测,端子插错孔位将直接导致汽车线路短路。

不良品处理流程:(端子插错孔位)

1.操作工:①发现端子插错应立即用适当的工具将其挑出,并按工艺标准重新插入护套内。操作过程中尽量不要损伤部件。②将同型号所有护套全部自检。

2.检验员:自检完毕后由检验员对该型号护套全检确认,如果再次发现不良,执行处罚条例。

流水线不良结果:

1、线束尺寸不良——导致无法装车。

2、分支方向不正确——装车时尺寸短。

3、二次分装端子接插错误——返修或烧车。

不良品处理流程:(分支方向不正确)

1.操作工:在自检或检验员告知分支方向不正确的情况下,北京汽车线束价格 ,马上改进,按照正确的分支方向缠绕,并将不合格品标识、隔离、集中1统一返工。

2.检验员:检验工程中发现不良品,将不良品做好标识、隔离,立即通知车间主管,说明不良原因,协助车间整改。如果出现批量(30根)质量问题,专职检验员有权停线整顿、查明原因,并上报直属上司。

导通测试工序

要求:

1、将测试不合格的线束做好标识、隔离(按型号和不合格原因区分放在返工线架上);

2、不得将不同型号的线束放在同一线架上;

3、不得将不良品挂在合格品的线架上;

4、检验合格的产品在指1定的时间段打包完毕;

5、不得暴1力操作。

合肥瑞智恒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汽车线束,如您想了解更多您可拨打图片上的电话进行咨询!



汽车线束 对材料以及功能的要求

汽车线束对材料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包括其电气性能、材料散发性、耐温性等等,汽车线束,都比一般的线束要求要高,特别是涉及到安全方面的:如方向控制系统、刹车这些重要组件的线束,要求更为严格。

在现代汽车上,汽车线束特别多,汽车线束多少钱,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关系。有人曾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微机、传感器与执行元件的功能用***来比喻,可以说微机相当于人脑,传感器相当于感觉,执行元件相当于运动,那么线束就是***和血管了。


汽车线束一检检验步骤


1;品番号、设变符号、识别标志、识别胶带的检查

2端子的检查;

A?确认无端子脱落、端子变形、插不到位 B 确认无端子使用错误,无端子变色、生锈、外伤,裂痕

3扣钩检查;

A确认无扣钩使用错误,扣钩个数,安装方向正确。

B确认扣钩无外伤、***、裂痕。

4防水栓检查;

A确认防水栓型号、颜色。

B确认无防水栓漏装、插入不足。

5橡胶套检查;确认无橡胶套漏装、使用错误,安装方向

6线束尺寸检查;包括干线、支线尺寸,以符合公差标准为合格。

7图纸特别图示检查。

8识别标签的检查。

9其他外装的检查;确认波纹管和胶管的长度、直径。


汽车线束-瑞智恒通-天津汽车线束多少钱由合肥瑞智恒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行路致远,砥砺前行。合肥瑞智恒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www.bjrzht.com)致力成为与您共赢、共生、共同前行的战略伙伴,更矢志成为其它具影响力的企业,与您一起飞跃,共同成功!

商户名称:合肥瑞智恒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