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浇水至关重要。早春浇水可以有效降低地温和保持地温的稳定,延缓树木发芽,以免遭受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如果浇水过晚,则起不到防寒、防冻的作用。
在春季,浇水宜早不宜晚,华东地区一般在3月初较好。秋植的苗木,在春天一般可浇2至3次水。
首先是早春浇返青水,因早春地温回升快,苗木易萌芽,但此时气温极不稳定,萌动的芽易遭受春寒冷潮冰冻而受伤,此时(3月初)浇水可有效降低地温,延迟芽萌动,避免其遭到冻害;第二次是清明前后浇生长水,此时浇水利于植株长叶发根;第三次是5月中下旬,可视土壤情况及天气状况来确定是否浇水,此次浇水不宜过多,以浇透土地表层且不会积水为宜,进一步供给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早春浇水可以有效降低地温和保持地温的稳定,延缓树木发芽,以免遭受晚霜和倒春寒的危害。
早春萌芽期要结合浇水进行施肥。乔木、半乔木、培土高度为4至6厘米,绿篱、灌木、藤本植物花木培土高度为2至4厘米。土壤解冻后,应追施氮磷钾肥,并增施有机肥。此时以氮肥为主,配以适量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一般为3:1:1,这样即可使植株枝叶繁茂,有利于生根,还使树木营养得到及时供应和促使健壮生长。另,腐熟的有机肥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而且在腐烂过程中还能产生腐殖酸等酸性物质中和盐碱,增加肥力,增强土壤的亲和性能,有利于树木根系吸收生长,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此外,对新栽植的乔灌木(未发新根者除外)、长势较差的乔木、观花植物和色叶植物应进行一次***施肥,为植物的新芽萌发提供充足的养分。
国际树木学会(简称ISA)存在一套客观公正的树木规格标准建议,应用于园林绿化设计施工方面。接下来介绍的就是ISA在选购苗木方面的一些建议。
苗木的生产方法
如果选用的是容器栽苗,必须注意根部有否产生“盘根现象”。如果容器栽苗是埋在地下生产的话,必须注意根部有否长出容器之外;如果是有的话,则此容器苗应当作地栽苗来处理。
如果选用的是地栽苗,先作断根处理。研究发现地栽苗在移植后的成活率一般比容器苗高,复原速度快,这可能与生产用土有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