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上面的抛光蜡也多,有各种各样的抛光蜡,有一些次品冒充高品质的抛光蜡,那就需要我们去辨别抛光蜡的好坏了,下面跟大家说一下辨别抛光蜡品质的方法。
1、上轮效果;看上轮是否掉粉。由此可以鉴定该抛光蜡油脂的粘度,研磨抛光液,和整体的细密度。
2、标准来回抛动工件四趟。看抛后表面油脂残留,可以鉴定油粉混合比例是否失调。
3、抛件后出光效果,可以确定抛光蜡的微粉切削力的大小。可以确定效率的高低。
4、抛光后白光或亚光,可以鉴定为具有高温聚合物,即有严重残留。或划痕严重。
5、断开断面是否有松散现象和细微气泡,可以断定混拌和分散的是否均匀。
6、抛面具有严重划痕,说明未能处理上一道工序的划痕,以及本身的切削力不足。
7、抛光布轮抛完后,是否具有硬结现象?发生硬结现象这就说明,抛光蜡的油脂含量过高。必须清理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或下一次工作。即加快缩短抛光布轮的使用寿命。
8、工件表面折射光是否均匀,可以确定上轮是否均匀所造成的偏研磨。
9、标准的高品质抛光蜡应具备以下条件;
上轮效果良好,接触面呈细密融化状,不应起拉丝状,;抛工件表面非常干净,或有淡淡轻雾状,并会自然消失。表面折射光线均匀,不见有划痕现象,用手指轻按具有薄薄一层防锈油粘附,延长工件的保护时效。
10、蜡体表面光滑,手触摸感觉滑润感,无油腻感为之高品质抛光蜡。
关于触摸抛光蜡手感这个要看你购买的是哪一种类型的抛光蜡,抛光液,比如你购买的是黄蜡来开粗,黄蜡本来就是带粗的,所以摸起来手感就没有那种滑润感了。
绿抛光蜡分为两种,以下详细说明:
绿抛光蜡1号(细抛光)用途:本品用于后序上光精抛光,适合于各类不锈钢、铜 、铝及 ***、精密仪器等的精细抛光,效果次于绿抛光蜡特点:镜面青色光泽,切削力好,光泽清晰透亮,油脂适宜,物美价优。
绿抛光蜡2号(精细抛光)用途:本品用于后序上光精抛光,适合于各类不锈钢、铜 、铝及 ***、精密仪器等的精细抛光。特点:深度镜面光泽,光泽青色深透,油脂适宜,抛光后残留少,抛光无磨纹。
1.从切削力的角度去设定所选择微粉
基本上来说从结晶状去选择。因为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抛光材料抛光蜡的效率。
2.要仔细识别上光效果
上光效果不足,这是因为油脂和微粉基体的处理不当,以至于在抛光过程瞬间高温时升华形成残留粘附在工件表面。在工件折射光线时因为油脂残留物的漫反射形成哑光,进行除蜡水清洗后则完全没有研磨后的精光或者镜面效果。
3.检测微轮颗粒的硬度
国内众多的生产企业对抛光蜡的研究仍停留在初始阶段,其产品仍以松软且易折断居多。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油脂在和微粉混合时采取超高温加热手段,促使油脂分子膨胀,在冷却凝固后,因为油脂分子的增大其形成的分子链相应的变成短小,微粉颗粒的紧密性相对较低,从而造成了松散现象。在使用中,玻璃抛光液,则容易造成掉粉现象,上轮效果一般,而且上轮粘附的微粉颗粒不均匀。容易在工件表面形成划痕现象。因此要解决这问题首先要处理油脂改变油脂分子的大小是关键,将分子变小,则使形成的分子链更长,微粉颗粒会因此而更加紧凑,整体体现为坚硬。在使用中,因为具有较长的分子链,其上轮粘附的效果就理想。正因为具有良好的上轮效果,能够使微粉颗粒在抛光轮上均匀分布,提升切削力。真正达到耐用,***的目的。所以,硬度也代表品质的高度。
4.微粉颗粒的细度和结晶状
真正的高品质抛光材料抛光蜡是不出任何光泽的,只是还原材质本身的色泽。在超卓镜面的效果下,因为抛光面的平整会形成强烈的光反射形成暗冷光,并在任何一个角度的反射都是一样。微粉的选择不当,会造成无法达到镜面或者超卓镜面的效果。这是因为会在工件表面产生细微的划痕,在光线的映射下形成光线的漫反射,这样就会造成白光或者说是哑光。因为具有细微的划痕会因此有残留填充在内,简单的检测是难以区分的,只有在高倍镜底下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汽车抛光液,在高倍镜底下检测为雪花状点的反射且无任何细微的划痕,这才是优质的产品,雪花点越细小和密集则品质越高。
5.油脂是否存在残留
在抛光研磨过程中,在瞬间的高温高压情况下所形成的残留。是用肉眼难以辨别的。即便使用除蜡水也都难以清除,这就是真正的残留。该物质犹如一层镀膜般粘附在工件表面,真正影响抛光质量的也就是这种残留,直接导致无法上光或者上光不足。因此油脂的处理是决定抛光材料抛光蜡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前提。时间一长,该物质会因为氧化而脱落,在工件表面形成斑驳。
6.油脂是否充足
在普遍流行的高温熬结生产过程中,会因为未能有效处理油脂与微粉的协同作用。在快速冷却时,会因为微粉颗粒相互间的链接其结构应力往往大于油脂的框架结构从而引发爆裂,多数发生在底部中间产生裂纹,因为这是***后冷却的部份,其结构应力相对较弱。这种情况多数都是油脂含量相对较少,并造成油脂分子链的断链形成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