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引起的混凝土开裂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
塑性收缩。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可达1%左右。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在构件竖向变截面处如T梁、箱梁腹板与顶底板交接处,因硬化前沉实不均匀将发生表面的顺腹板方向裂缝。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施工时应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下料不宜太快,振捣要密实,竖向变截面处宜分层浇筑。其具体原因为,原材料中细骨料比例较小,粗骨料比例较大,碎石材料中的针片状颗粒过多,并且实际用砂率小于设计用砂率,导致细颗粒无法充分填充粗骨料间的空隙,使得材料间不够密实,进而产生表面气泡空隙。
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几个化学反应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概念:氯离子侵蚀、碳化、碱骨料反应。
2.1 氯离子侵蚀
氯离子主要存在于海洋环境,另外就是使用海砂。另外还有一种常识性的做法也会对混凝土产生氯离子侵蚀,就是为了化冰而在路面、桥面撒盐。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内部含有大量氢氧根离子,是呈碱性的,会在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但由于氯离子***,导致氢氧根离子减少,使混凝土的PH值降低,***钢筋表面的钝化膜。因为钝化膜的***不均匀,在钢筋表面形成电位差,引起钢筋锈蚀。
混凝土的前世今生
公元前7000年,以色列人在建造加利利城时,发现将煅烧的生石灰与沙子混合,通过在空气中硬化后可以形成一种坚固的建筑材料,于是他们用这种方式制造了建筑的地板。经过9000多年风吹雨打,建筑主体结构早已坍塌殆尽,可古老的“混凝土”地板依然存在。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在张拉钢筋锚固端产生的局部压应力集中处产生裂缝。
在距今4000多年的古埃及第三王朝时期,古埃及人建造了一个阶梯金字塔。与我们熟悉的由巨石堆砌而成的胡夫大金字塔不同,这座阶梯状金字塔虽然主体用石块搭建,但在石块外层覆盖了石灰,并在金字塔内部用石膏加固。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