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合患者年龄、体质、残肢条件、个体性格、职业习惯、运动能力、使用环境及经济状况等,由***医师和***工程师评估后科学选择和确定。
例如儿童患者选择假肢时,不一定要选择装配很好的假肢。因为儿童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视发育情况,一年需更换一次接受腔、两年换个假肢,有助于生长发育,可预防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其他部位变形。
患者在截肢后,由于要等伤口愈合,有些医生比较保守,对假肢安装的时间不是很了解,对患者的医嘱交代是三个月后再考虑安装假肢。我中心能为不同部位截肢患者安装树脂全接触接受腔、柔性框架式接受腔、舒适型接受腔、轻型碳纤接受腔,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舒适美观等特点。 这种材料可以降低在穿戴过程中对残肢的摩擦,然后将残肢袜套的底端从临时接受腔的底部洞口穿出,再将残肢拉入接受腔。
"我国传统的假肢安装方法是在截肢术后待伤口愈合、拆线后,出院回家等几个月或者半年后,残肢水肿消失,残肢定型后才考虑安装假肢一般情况下,截肢***拆线后,创面愈合良好,无,无红1肿,就可考虑安装假肢了。而从假肢装配的***角度来说,我们有一个更为精准的答案:那就残肢定型期后。
因此,装配假肢时要选择有执业资格证技师的单位装配假肢,切不可只选择关节或价格而忽略了装配技术的重要性。"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