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纳米铜粉成分的分析方法的说明——原子吸收光谱AAS
根据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适合对纳米材料中痕量金属杂质进行定量测定,检测限低。测量准确度很高。选则性好,不需要进行分离检测。分析元素范围广。难熔性元素,稀土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不能同时进行多元素分析。如想了解更多铜粉的相关信息,欢迎致电铜基粉体进行咨询。
纳米铜粉粉体行业的相关术语说明——表面效应
例如粒径为10nm时,比表面积为90m2/g;粒径为5nm时,比表面积为180m2/g;粒径下降到2nm时,比表面积猛增到450m2/g。粒子直径减小到纳米级,不仅引起表面原子数的迅速增加,而且纳米粒子的表面积、表面能都会迅速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处于表面的原子数较多,表面原子的晶场环境和结合能与内部原子不同所引起的。如想了解更多铜粉的相关信息,欢迎来电咨询。
你知道纳米铜粉材料的小尺寸效应奇异特性吗
特殊的力学性质:
陶瓷材料在通常情况下呈脆性,然而由纳米超微颗粒压制成的纳米陶瓷材料却具有良好的韧性。因为纳米材料具有大的界面,界面的原子排列是相当混乱的,原子在外力变形的条件下很容易迁移,因此表现出甚佳的韧性与一定的延展性,使陶瓷材料具有新奇的力学性质。美国学者报道氟化钙纳米材料在室温下可以大幅度弯曲而不断裂。研究表明,人的牙齿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强度,是因为它是由磷酸钙等纳米材料构成的。呈纳米晶粒的金属要比传统的粗晶粒金属硬3~5倍。至于金属一陶瓷等复合纳米材料则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质,其应用前景十分宽广。
超微颗粒的小尺寸效应还表现在超导电性、介电性能、声学特性以及化学性能等方面。
如想了解更多铜粉的相关信息,欢迎来电咨询。
紫铜管润滑油含有的铜粉量的变化分析
从微观尺度来分析,模具和铜管的表面是粗糙的,因而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相互接触时,模具和铜管两表面的微凸体相遇,硬质合金表面的微凸体压入到铜管表面,在压力、摩擦力的作用下,铜管表面的微凸体在这样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而脱离了铜管表,导致了在润滑油中产生了直径几微米的铜粉并且在铜管的表面产生了很细的沟槽,严重时会在铜管表面产生擦伤。如想了解更多铜粉的相关信息,欢迎来电咨询。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