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玻璃行业发展的乱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1、根源的话,从企业角度来讲,企业只追求经济利益、不投入、不研发,单纯靠模仿做得比较成功、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今天这个企业说防火玻璃保证通过率70%,明天他保证80%,后天又有一个企业保证,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70%、80%、是以什么基数得来的,你是用了10片玻璃烧了10片过了7片?还是过了8片或者10片?这个基数只是参照性的东西,理论和实际终究会有差距,因为市场有着大量需求,原来没有参与到防火玻璃生产的一些企业甚至是一些普通的钢化玻璃生产企业,为了追求企业的利益,毫无顾忌的冲到防火玻璃市场里面来,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利字当头。行业里面很多企业耕耘了十多年的企业,也是一直在潜心研发新的防火玻璃产品,反而不太注重名号,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初入玻璃行业的人到处自称***,这头衔是谁封的?水平到哪个层次?对防火玻璃的认知到了哪个程度?没有人去评判,只是自戴高帽。
2、从产业政策上来说,***近期的消防产业政策正好处于一个转换期,原来的消防转成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部相关的很多业务转到住建部,很多关于防火玻璃产品的生产和验收标准概念模糊,把玻璃企业和门窗生产企业弄得一头雾水,不知道应该要去依照哪个规范,哪个规范对企业自身是适用的,这样的问题同样给不正规的防火玻璃企业传递了一个从众的信号,别人都这样做,我也这样做,反正有风险不是我一个人的,合肥防火玻璃厂,大家可能都在承担这种风险,防火玻璃厂家***,这就导致了现在的防火玻璃市场乌烟瘴气。
防火玻璃企业进行自愿性认证也有几个缺点:
1、企业会增加很大一笔认证费用,同时每年还要缴纳年费和年度监督等相关费用。
2、企业日常运行成本会增加。认证企业需严格按照体系文件要求运行,有的企业体系文件较为繁琐,会额外占用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填写大量的表格、资料和档案,有的还会聘请认证咨询机构维护证书、计量设备、上报资料等。
3、当企业获证某一个规格的产品出现问题,按照认证规则要求,往往会牵连该类型产品的其他证书一起停证,影响生产和销售。
4、获证企业如果与认证机构发证矛盾,要转换认证机构或停止认证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
5、目前,部分认证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检验项目与***标准型式检验项目有差异。
6、型式试验报告需要跟证书一同使用。认证规则要求:证书暂停或注销、撤销后,对应的型式试验报告将不在有效。是否影响销售和验收不得而知。
夹层玻璃是玻璃与玻璃和/或塑料等材料,用中间层分隔并通过处理使其粘结为一体的复合材料的统称。由于中间层的存在,夹层玻璃可以抵御外来物体的冲击和穿透,即使发生***其碎片也会黏附在中间层上,从而避免或减少对***的伤害。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建筑用夹层玻璃的加工能力和产量快速增长,产品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不同***和地区对于建筑用夹层玻璃产品质量的要求有所不同,现行的产品标准有:GB15763.3—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BSEN14449:2005《建筑玻璃—夹层玻璃和夹层安全玻璃-合格评定/产品标准》、BSENISO12543-2:2011《建筑玻璃—夹层玻璃和夹层安全玻璃—第2部分:夹层安全玻璃》、BSENISO12543-3:2011《建筑玻璃—夹层玻璃和夹层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ANSIZ97.1—2015《建筑安全材料美国***标准—安全性能规范和试验方法》和AS/NZS2208:1996《建筑安全玻璃材料》,复合防火玻璃厂家,这些标准对产品的耐候性能、光学性能、外观和尺寸等进行规定,其中耐候性能是夹层玻璃主要的检测项目,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