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别名木芍药、草芍药、红芍药、毛果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赤芍是野道***,应用历史悠久,用量较大、用途广泛且需求较为刚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
***价值:有清热凉血,散瘀的***。瘀滞,疝瘕积聚,胁痛,卖赤芍苗,衄血,买赤芍苗,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生长习性:赤芍具有一定的耐寒性、抗旱性。宜生长在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砂质土壤或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中。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及甘肃等地。
选地整地:犁地前亩施高磷钾复合肥50公斤,锌硫磷1.5公斤拌中沙30斤撒入田中。
种植方法:栽苗,每垄栽两行,行距30公分,株距20公分,每亩栽3000株,栽后苗上盖土5公分。
田间管理:生长期要及时锄草。因生长期较长,每年可追肥1~2次。
采收加工:栽后3-4年采收,春秋季起挖。选择晴天,先将地上茎叶割去,挖出根部。将根茎部分带芽切下,再分成小块作为栽植用的种栽,放入室内或窖内用沙子埋上,保管。将鲜根洗净泥土,晒干,按粗细长短分开,捆成小把即可。
性状1.性状鉴别 (1)芍药根 圆柱形,稍弯曲,长10-40cm,直径0.6-3cm。表面褐色或黑棕色,粗糙,有粗而略扭曲的纵及横向突起的皮孔;外皮易脱落。质硬脆,赤芍苗,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白色或黄白色,皮部窄,色较深,木部状纹理明显,有时具裂隙。气微香,味微苦、涩。
(2)川赤芍根 长5-20cm,直径0.5-2.5cm。表面棕色或暗棕色,求购赤芍苗,偶有落皮层形成的斑痕。质松,易折断,断面皮部黑褐色,木部黄白色。味微苦、涩。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鉴别(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群作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2)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振摇 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含 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点。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