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0.5-1.5厘米,为残存的叶鞘所覆盖。叶长15-60厘米,宽1.5-11毫米,向先端渐尖而成近丝状,基部渐宽而成鞘状,具多条平行脉,没有明显的中脉。花葶比叶长得多;总状花序通常较长,可达20-50厘米;苞片小,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长渐尖;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花被片条形,长5-10毫米,出售***苗,***具3脉,宿存。蒴果狭椭圆形,长8-13毫米,宽5-6产毫米,顶端有短喙。种子长7-10毫米。花果期6-9月。
《本草纲目》:肾苦燥,宜食辛以润之;肺苦逆,宜食苦以泻之。***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d阴,上则清d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
《本草通玄》:***苦寒,气味俱厚,***苗,沉而下降,***苗种植,为肾经本药。兼能清d肺者,为其肃清龙雷,勿使僭上,则手太阴无销烁之虞也。泻有余之相火,理消渴之烦蒸,凡***安胎,莫非清火之用。多服令人泄泻,亦令人减食,此惟实火燔灼者,方可暂用。若施之于虚损之人,如水益深矣。盖苦寒之味,行天地肃杀之令,非长养万物者也。
功能主d治:滋d阴降火,润d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汤。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d阴润d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d肺化痰***,即二母散。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有滋d阴降火的作用。常同***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d阴润澡、生津止渴***。同***、***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d效,如玉液汤。
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滋d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地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