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涵管施工工艺:
1、基础放样,基坑开挖好后应重新放设涵管的纵横轴线,同时用全站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并用水准仪按涵管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
2、 垫层施工:基坑开挖好后,***行砂碎石垫层施工,回填砂碎石并夯实。砂砾垫层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粒径不大于40mm,其压实度要求在95%以上,砂砾垫层为30cm,砂砾垫层摊铺后用夯机压实,并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开始施工混凝土垫层。
3、沉降缝处理:在管座全长范围内每隔10米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基础沉降缝宽2厘米,采用沥青木板预留,沉降缝内用砂子填实,也可将沥青木板留下,作为防水之用。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紧密填实。
顶管制作浅谈:顶管施工方法叫“顶管”,管材本身也叫“顶管”。想要增大受顶面积,又要保留柔性接口,通常就做成柔性接口钢承口管其特点是混凝土插口肥厚,钢承口瘦薄。人们习惯称它为“F 接口”,称承口钢圈为“F 圈”,而这种管材就直呼为“F 管”。此名源于英文“Fem ale -Joint ”,简称“F -Joint ”,即雌接口之意。管壁厚度有限,分给插口多了,承口就少;干脆把承口改成钢板圈。这个构思很有创意;因钢比混凝土强度大得多,这种不平等分配恰恰符合了等强度原理。不过,也带来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F 圈和混凝土相结合问题。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总是混凝土包裹钢筋,混凝土的收缩恰好握住钢筋。但“F 接口”却是钢板包在混凝土的外边,混凝土的水份散失或湿度下降引起的干缩,导致了混凝土背离F 圈向管子轴心移动,使钢与混凝土交界处出现裂缝,引起漏水。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