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校正气体的分类
标准校正气体按特性值定值的准确度水平可分为基准气体、一级气体标准物质、二级气体标准物质。
按气体组分数分类 可分为:即单元标准气体(纯气或高纯气体);二元标准气体;三元标准气体和多元标准校正气体。
按用途或属性分类 可分为:仪器仪表用标准气体、石油化工用(产品成分分析)标准气体、环境监测用标准气体、***与***卫生用标准气体、电子能源用标准气体、可燃性气体***报警标准气体、地镇监测用标准气体等。

关于标准气体和混合气体准确度的问题
无论是计量用的标准气体还是电子混合气体,准确性是要素。如何确保标准气体准确、稳定,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因为气瓶厂只能依赖于标气公司做配气、分析等效果考察工作,或许Cl2 10 x 10-6-N2 处理结果不错,而Cl2 5 ×10 -6_N2 就不满意了,所以,此项工作类似于杂交水稻的培育,需要长期不间断的考察研究,多部门的联合攻关作战。若没有***的资金支持,目前的背景下,完成此项意义重大、经济效益不突出的研究,真的有存在的可能性?可见气瓶的稳定性问题将长期困扰中国气体的进步与发展。
对于盛装电子混合气体的气瓶,内表面决不能采用高分子材料处理。根据研究验证,无论何种高分子材料,都有一定量的有提物释放,这些碳氢化合是IC制造“***”杂质尤其是在夏季,释放会加剧。目前国内许多事旧气瓶,由于内表的处理没有清晰的标识,若再使用充装类似 N02 等强氧化气体,应引起注意,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安全方面的事故。

氮,相对分子质量28.0164,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77.35K时冷凝为无色的液体,63.14K凝固成β态固体.35 .6K时转化为α态固体。
大气中有大约4/5的氮气,但是氮气的发现却经历了20多年的漫长历程。1755年英国科学掌布拉克(J.Black)发现木炭在玻璃罩内燃烧以后的剩余气体,经过溶液吸收以后仍有一定数量的气体保留下来,这是人类感到这种气体的存在。1772年,布拉克的学生卢塞福(D.Rutherford)又在密闭的器皿中用燃烧磷除去空气中助燃气体,发现剩余的气体不能维持生命并有灭火的性质,而且不能溶于溶液,命名这种气体为“浊气”或“***”。但是卢塞福不承认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普里斯特里(J.Priestley)在1772年的实驻中了解到未炭在密闭于水上的空气中燃烧时,空气中有1/5的气体变为碳酸气,用石灰水处理后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于“燃素说”的影响,他也不承认氮气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瑞典的科学家舍勒(c.w.Scheele)利用硫磺和铁粉的混合物来吸收大气中的氧气制得氮气。他认为氮气是空气组成分之一的人。他指出“这种气体比较轻,能灭火”。后来拉瓦锡(A.L.L***isier)给这种气体命名为“Azote”,中文翻译成“氮”是“无益于生命“的意思。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