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硝技术发展趋势:联合脱硝脱硫技术是脱硝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与单独的脱硝或脱硫工艺相比,在一个系统内同时脱硝和脱硫的工艺有很大的优越性,如减少系统复杂性、具有更好的运行性能和低成本。高灰型SCR是主流布置,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催化剂活性惰化较快,但烟气温度合适(300~400℃),经济性特高。创新脱硝机理成为脱硝技术研究的热点。例如,催化直接分解NOx,将NOx直接分解成N2和O2;用还原性***的碳材料将SO2和NOx分别还原为单质硫(硫磺)和N2,并生成CO2,N2和CO2作为无害气体排放。
脱硝对锅炉运行控制手段
保持催化剂的活性
SCR脱硝催化剂的寿命一般在5~6年,因此SCR脱硝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催化剂活性会逐渐衰减,脱硝效率将会降低,氨逃逸率将会增加。影响SCR脱硝性能的几个关键因素有:反应温度、烟气速度、催化剂的类型、结构和表面积以及烟气/氨气的混合效果。SCR脱硝装置设计均为2 1方式,当脱硝效率达不到设计值或不能满足***环保排放要求时,为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就必须对催化剂进行清洗或安装备用层催化剂。
加强空预器进、出口差压的监视
发现空预器进、出口差压增大时,及时减少喷氨量,增加空预器低温段的吹灰次数。
电厂锅炉脱硝系统氨逃逸危害、影响因素
脱硝尿素耗量增大,降低脱硝装置经济性。
经验表明氨逃逸在6ppm左右时,尿素用量增大30%,增加了电厂运行成本,降低了运行的经济性。
堵塞催化剂,降低催化剂活性
***氢1铵在低温下还具有吸湿性,当从烟气中吸水会对设备造成腐蚀,如果它在低温催化剂上形成,会造成催化剂部分堵塞,增大催化剂压降或是造成催化剂失效,降低催化剂的活性,进而使氨逃逸进一步增大,形成恶1性循环。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