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控制上的检查鉴定是砌体抗震鉴定过程的重要步骤,宏观控制检查鉴定的对象包括建筑平立面、刚度分布、抗震墙体等抗侧力部件,主要任务是检查这些抗侧力部件是否对称。现代化建筑建设过程注重性能设计,要求采用非常高的设防标准对多层、高层建筑进行加固设计。对此,在加固设计方面,要提高设计的概念,增设多种抗震防线、减小原始抗震结构的******作用等措施,都能满足设计概念高要求的限制,根据砌体结构和建设工程的实际运用多种加固设计相结合,以实现提高纵墙承重砌体抗震性能的目标。

结构补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
粘钢:将整个钢板粘贴于待修补的裂缝位置上,使其与原有的混凝土成为整体,从而提高对活荷载的抵抗力。用于粘贴的钢板厚度一般为4.5 mm~6 mm,而混凝土与钢板的粘接剂一般采用环氧基液粘接剂。
灌胶:在混凝土表面与钢板之间加垫块等使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空隙,并用环氧树脂胶泥封闭四周,而后注入环氧树脂。同时排出空隙中的空气。由于是从一方注入因而容易残留气泡,施工时一般用木槌随时敲打钢板来确定是否灌实。这种施工法虽然费时,但即使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也可进行施工。

如何把控建筑加固施工的质量?
1)建筑加固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程、规范进行操作,合理运用***的工法和施工技术、经验,从而提高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
2)加强管理建筑加固施工过程,对整个加固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特别是那些特殊工序需要从材料采购、进场检验、施工过程检查、***难点技术攻关、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所用工具运作是否正常、工序验收等各个环节予以全过程控制,从而保证建筑加固施工质量。
3)建筑加固施工执行样板引路制度。推行样板制度,明确建筑加固工程标准。
4)在大面积施工问题解决之前应做好样板,由甲方负责人、监理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5)建筑加固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各个施工工序应自觉做到“自检、作业检、交接检”制度。做到工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收操作管理方式,从而保证建筑加固工程质量,避免返工浪费人力和财力。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