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是完善新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是中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没有必要的物质文化作基础,没有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作保障,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开发只能是纸上谈兵;其次,新课程的实施为校园文化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创造了机遇,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而这正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学校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汇聚强大的激励效应品牌学校能够激励教职员工与学生为它的继续发展而努力,能够鼓舞教职员工的士气,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再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课程,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校园、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对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加强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充分挖掘学校潜在的教育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同时也促进教师***成长和学校特色形成。
学校文化建设实施的实践性原则
学校文化建设必然要有明确的内容。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要考虑到学校文化建设所要改革和引入的文化与学校旧有文化之间的过渡与融合。例如一个学校现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给学生以更多的自由。而之前此校的管理模式是比较严肃、严格的。学生们可能一下还活跃不起来,或者活跃但没有把***放在自主学习上。前后两种管理模式好像发生了断层,在文化内容和建设方式上学校就要有所反思和改进。选择适当的内容作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的主题是关键,也是难题。考虑到学校人员、环境和文化的氛围,才能做出更理智的选择。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社会1主义新时代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学校文化建设指向什么?
学校文化建设到底应该服务于什么。这个问题不加以明确,学校文化建设就可能不着要点、失去准心、收效不大,甚至误入歧途。
当前,因为指向不明、不当,中小学文化建设便呈现出三种倾向:一是“外在化”。一些学校将文化建设的***放在校园物质环境打造而不是价值凝练与共享上,突出的是学校文化对外的名片作用而不是对内的认同与凝聚作用。这种形象工程、徒重其表的做法,使得所谓的文化理念与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缺失实质性关联。二是“离心化”。一些学校不做表面文章,而是扎扎实实地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但各项工作缺乏关联,尤其是缺失方向性与目的感,停留在为文化而文化的层面,将学校文化建设自身作为目的。三是“孤立化”。将学校文化建设理解为学校少数***或管理者的工作,没有充分调动更多成员的参与;学校文化建设也成了“新时期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学校变革、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一个主要任务”。或将学校文化建设理解为一校自身的事,未能从校际关系、多校合作角度探索文化***与建设路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