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预制直埋保温管的质量进行鉴别?
1、钢管易出现折叠。
折叠是钢管表面形成的各种折线,这种缺陷往往贯穿整个产品的纵向。产生折叠的原因是由于厂家追求,压下量偏大,产生耳子,下一道轧制时就产生折叠,蒸汽保温管,折叠的产品折弯后就会开裂,钢材的强度大下降。
2、钢管外表经常有麻面现象。
麻面是由于轧槽磨损严重引起钢材表面不规则的凹凸不平的缺陷。由于钢管厂家要追求利润,经常出现轧槽轧制超标。
3、钢管表面易产生结疤。
原因有两点:
(1)、钢管材质不均匀,钢套钢直埋保温管,杂质多。
(2)、材厂家导卫设备简陋,容易粘钢,这些杂质咬人轧辊后易产生结疤。
4、材表面易产生裂纹,原因是它的坯料是土坯,温州保温管,土坯气孔多,土坯在冷却的过
程中由于受到热应力的作用,产生裂痕,经过轧制后就有裂纹。
5、钢管容易刮伤,原因是钢管厂家设备简陋,易产生毛刺,刮伤钢材表面。深度刮伤降低钢材的强度。
6、钢管无金属光泽,呈淡红色或类似生铁的颜色,原因有两点二、它的坯料是土坯。2、材轧制的温度不标准,他们的钢温是通过目测的,这样无法按规定的奥氏体区域进行轧制,钢材的性能自然就无法达标。
7、钢管的横筋细而低,经常出现充不满的现象,原因是厂家为达到大的负公差,成品前几道的压下量偏大,铁型偏小,孔型充不满。
8、钢管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原因是厂家为了节约材料,成品辊前二道的压下量偏大,这种螺纹钢的强度大大地下降,而且也不符合螺纹钢外形尺寸的标准。
9、钢材的成分均匀,冷剪机的吨位高,切头端面平滑而整齐,而材由于材质差,切头端面常常会有掉肉的现象,即凹凸不平,并且无金属光泽。而且由于材厂家产品切头少,头尾会出现大耳子。
聚氨酯保温钢管安装时注意要求:
1 、管道下沟前需对其外表面的防腐层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防腐层有损坏的,应及时进行处理。
2 、管道对焊时,应保证工作钢管与外套钢管的同心度、管道设计轴线及坡度。
3 、直埋保温管的接头施工之前需拆除两端焊接的运输用支承。
4 、接头施工时;如发现地坑有积水,应先排除坑内积水。管道内杂物及砂土应清除干净。
5 、预制保温管可单根吊入沟内安装,也可 2 根或多根组焊完后吊装。当组焊管段较长时,宜用两台或多台吊车抬管下管,吊点的位置按平衡条件选定 严禁将管道直接推入沟内
6 、工作钢管焊接应采用氯弧焊打底,焊接完成并经 100 % X 射线探伤刽答后,方可进行接头处的保温、外套管的焊接工作
7 、疏水管应水平接出地面。排潮管应接自直埋管的上部直至露出地面。疏水管、排潮管均应采取防腐措施。
8 、两固定点间的管道的接头焊接工作完成后,即应进行该段管道的气密性试验,以检查外套管的焊接是否合格。
9 、外套管的焊缝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接头处的防腐处理工作。然后按要求进行填砂和填土。
10 、工作钢管的焊接、检验、接头处的保温、外套管的焊接、检验、补头处的防腐处理、填砂和填土等工作应紧密配合。这样,既可保证工期,又可保证该处直埋保温管能够免受雨水等的侵蚀,使其及时得到保护。
11 、当日工程完工时应将管端用盲板封堵,防腐保温管厂家,以肪泥、水进入管内。
说到钢套钢蒸汽保温管,外护管防腐应该是让人伤脑筋的了。外护管防腐做不好就等于功亏于魁。
由于钢套钢蒸汽保温管外层钢管直接与土壤接触,在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外管的腐蚀速度较快。当外管出现腐蚀后,地下水就会由漏点渗入内管,导致管道保温效果彻底丧失,须重新进行二次改造,这就又增加管道改造费用,给企业带来严重负担。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外防腐措施:
1)环氧煤沥青
由环氧煤与煤沥青两种主要成分组成,是甲(环氧)乙(固化剂)双组分涂料,它综合了环氧树脂(强度高)与沥青(防腐性能好)的优点,具有防腐层性能稳定,使用年限长,耐一定高温 (110℃)以下),涂层强度高,施工方便,可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涂层造价低廉,适合直埋蒸汽保温管外套管对防腐涂层的要求。但在生产中存在下列问题:固化受温度影响较大,低温(10℃以下)固化慢,北方冬季施工受限制,尤其在现场补口时该涂层达到固化时间长,难以得到工期保证。
2)玻璃钢
采用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作为主要原材料。性能特点:强度高、硬度高、耐冲击、表面光滑,防腐性能高,可半机械化或手工生产, 固化时间较短。
3)熔结环氧粉末
熔结环氧粉末是采用热固粉末涂料喷涂一次成膜的生产工艺,其防腐性能极其优越,耐化学腐蚀老化性好,强度高,表面光滑,耐磨、耐高温(可达100℃),寿命可超过40年。 它的补口采用双组分液态环氧,一般2个小时即可完全固化,可大大提高施工速度。由于其造价较高,目前国内直埋蒸汽管道生产厂家应用该技术的比较少,随着其价格的逐渐下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4)聚乙烯三层结构
聚乙烯三层结构防护层又称三层PE,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的外防腐技术。它的全称为熔结环氧/挤塑聚乙烯结构防护层,结构由以下三层组成:底层为熔结环氧(60-80μm);中间层为胶粘剂(170-250μm);面层为挤塑聚乙烯(约2mm)。防护层总厚度大于2.2-2.9mm。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