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我国部分地区开始尝试对蔬菜、棉花等作物覆盖废旧普通农膜,并
进行小面积栽培试验,但是由于经济、技术不成熟的原因,此项技术未能得到推广。1978
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一整套包括作业方法、专用地膜和覆盖机械在内的地膜覆盖技术,经
过几年的改进与整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40 a 来,地膜覆盖
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使多种作物大幅度增产增收。1979 年我国以蔬菜为主开始
进行小面积试验,1983 年各种作物地膜覆盖面积猛增至 62.9 万 公顷。1982—1992 年,地
膜覆盖面积增加了 2 506.7 万 公顷。1996 年地膜覆盖面积超过亿亩,达到 700 万 公顷,其
中面积在 38 万 公顷以上的作物有玉米、棉花、水稻育秧、花生、西甜瓜、。
地膜覆盖技术能有效提升地面积温量,克服低温干旱、生育期短等不良自然条件,由于
其独特的优点,地膜覆盖技术成倍增加了干旱、高寒山区及边远地区的晚熟玉米产量,
深受农民欢迎。1989-1991 年间,我国实施了“温饱工程”,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使 3 200
余万农民达到了温饱。1993-1996 年,共推广玉米育苗移栽及水稻育苗抛秧栽培 2 866.7 万
hm2,其中地膜覆盖 2 333.3 万 hm2,实现了各种农产品总增产量超过 1 亿 t,增产值达到
1 143.12 亿元,增加了 971.65 亿元的纯收入。地膜覆盖大棚蔬菜技术的推广,使人们在寒
冷的冬季也能吃到各种新鲜的“反季节”蔬菜,人们的餐桌日益丰盛,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和提高。
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目前,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迅速应用,我国已
经成为世界上地膜覆盖面积和地膜使用量***,而且覆膜作物种类多,即使在新疆、
山东、山西、内蒙古、黑龙江、陕西、甘肃等高寒地区、干旱及半干旱地区,覆膜作物已达
40 余种,尤其是在蔬菜、棉花、玉米的种植方面应用广泛,地膜覆盖面积和地膜使用量都
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1、无色透明膜:这是在生产上应用普遍的聚乙烯透明薄膜。覆盖这种膜,土壤增温效果好,一般可使土壤耕层温度提高2-4℃。
2、黑色膜:黑色膜是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2%-3%炭黑制成的。这种膜太阳光的透光率较少,热量不容易传给土壤,因而防止土壤水分蒸发的性能比无色透明膜强,能显著地***杂草生长。
3、绿色膜:绿色膜能明显***杂草生长,但绿色染料对膜有一定***作用,缩短了膜的使用寿命。
选择园艺地布时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选择园艺地布时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宽度。材料的幅宽与铺设方式和数量有关,为减少裁剪而造成的工时损失和材料损失,应尽量采用标准幅宽的地布进行平面组合,葡萄园中常用宽度为1.0米、1.2米、3米、4米,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颜色。地布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黑色可用于室内或室外,而白色主要用于温室内,其作用主要是增加温室内的光照水平,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由于白色地布对光线的反射作用也可以降低温室地面的热量聚集,降低地面温度,同时通过反光,可以阻止温室内果树叶片背后不喜光昆虫的生存,减少作物病害。因此,在那些对光照要求比较高的温室栽培中经常采用白色地布。 寿命期。由于地布的主要功能是地面防护、***杂草,因此其使用寿命应有一定的要求,否则,材料的破损会直接影响到排水、杂草***等功能,从生产***和效益的角度讲,该材料的性价比(寿命/价格)应大于2。一般地布的使用寿命可达3年以上。 园艺地布不仅省工省力,铺设操作也是相当简便。铺设时只需沿着果树的定植行,将园艺地布覆盖在果树营养带(树冠外围的垂直投影)上即可,铺展平整,后用土块覆盖在边上,就能固定住,也可自制地布扣,进行固定,防止大风吹刮。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