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热处理商家好货源好价格 豪特机械制造***保障
作者:豪特机械制造2020/10/27 5:03:10







1.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荷作用下抵抗***(过量塑性变形或断裂)的性能。由于载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强度也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各种强度间常有一定的联系,使用中一般较多以抗拉强度作为基本的强度指针。它是利用氨气在加热时分解出活性氮原子,被钢吸收后在其表面形成氮化层,同时向心部扩散。

2.塑性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的能力。

3.硬度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针。目前生产中测定硬度方法常用的是压入硬度法,它是用一定几何形状的压头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试的金属材料表面,根据被压入程度来测定其硬度值。采用机械式工频加热电源设备,淬硬层深可达10~20mm,适于大直径工件的表面淬火。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维氏硬度(HV)等方法


淬火冷却速度是一个能影响淬火质量并决定残余应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能对淬火裂纹赋于重要乃至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为了达到淬火的目的,通常必须加速零件在高温段内的冷却速度,并使之超过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才能得到马氏体***。就残余应力而论,这样做由于能增加抵消***应力作用的热应力值,故能减少工件表面上的拉应力而达到***纵裂的目的。其效果将随高温冷却速度的加快而增大。而且,在能淬透的情况下,截面尺寸越大的工件,虽然实际冷却速度更缓,开裂的***性却反而愈大。这一切都是由于这类钢的热应力随尺寸的增大实际冷却速度减慢,热应力减小,***应力随尺寸的增大而增加,后形成以***应力为主的拉应力作用在工件表面的作用特点造成的。并与冷却愈慢应力愈小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对这类钢件而言,在正常条件下淬火的高淬透性钢件中只能形成纵裂。避免淬裂的可靠原则是设法尽量减小截面内外马氏体转变的不等时性。仅仅实行马氏体转变区内的缓冷却不足以预防纵裂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只能产生在非淬透性件中的弧裂,虽以整体快速冷却为必要的形成条件,可是它的真正形成原因,却不在快速冷却(包括马氏体转变区内)本身,而是淬火件局部位置(由几何结构决定),在高温临界温度区内的冷却速度显著减缓,因而没有淬硬所致。正火后的***:亚共析钢为F S,共析钢为S,过共析钢为S Fe3CⅡ正火与完全退火的主要差别在于冷却速度快些,目的是让钢***正常化,亦称常化处理。产生在大型非淬透性件中的横断和纵劈,是由以热应力为主要成份的残余拉应力作用在淬火件中心,而在淬火件末淬硬的截面中心处,首先形成裂纹并由内往外扩展而造成的。为了避免这类裂纹产生,往往使用水--油双液淬火工艺。


1.退火

把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温,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退火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a,将钢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称为完全退火.目的是降低钢的

硬度,消除钢中不均匀***和内应力.

b,把钢加热到750度,保温一段时间,缓慢冷却至500度下,后在空气中冷却叫球

化退火.目的是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性能,主要用于高碳钢.

c,去应力退火又叫低温退火,把钢加热到500~600度,保温一段时间,随炉缓冷到

300度以下,再室温冷却.退火过程中***不发生变化,主要消除金属的内应力


模具钢淬火冷却过程是在两种冷却介质(常用的是水和油)中配合完成的。使冷却过程较为理想,既在珠光体转变区域快速冷却,在马氏体转变区域缓慢冷却。

具体做法是,将加热到奥氏体温度的模具钢或零件,先淬入高温区快冷的一种介质中(通常是水或盐水溶液),以***过冷奥氏体的珠光体转变,当冷却到100℃左右时,迅速取出转入低温区缓冷的第二种介质中(通常为油)。由于马氏体转变在较缓和的冷却条件下进行,可有效地缓解或防止变形和开裂,俗称水淬油冷。对于大批量的汽车、拖拉机齿轮等零件的生产可选连续式渗碳生产线或箱式多用炉。


商户名称:德州豪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