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的影响深度和水平影响距离与单击能密切相关,一般随单击能的增加而增加。单击能1000kNm的影响深度约3.0-5.0m,水平影响距离2-3m,单击能3000kNm的影响深度约6.0-8.0m,水平影响距离3-4m对增强回填土的密实度,提高均匀性作用还是显著的。强夯施工使用碎石土方进行地基处理的特点如下:
一、孔隙率高、透性大:具有单粒构造的碎石土的孔隙较大,通常对水的排出供给了充沛的通道,故水易排出,因而具有渗透性大的特色,不会构成孔隙水压力。孔隙率高、孔洞大、孔隙连通性好,也会构成压实/夯实过程中的较大沉降,桩基施工中会出现混凝土充盈系数过大的疑问。
二、久固结:因为在碎石土填筑过程中,尽管通常选用分层填筑、压实/夯实的技术,但其填土的性质,决议其不能到达充沛固结,别的受填筑施工技术的影响也很大。碎石填土层的欠固结特性,决议了必须考虑其工后沉降,以及填土段桩根底核算的负摩阻力疑问。
久森地基强夯施工***就在您身边,强夯设备随时调遣,欢迎来电咨询,置换强夯施工方案,靠谱单价到久森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根据瑞雷波的频散特征,采用速度一深度剖面法可以探测出两个测点间不同频率成分f对应的相速度V。V随有效穿透深度H的变化。相速度V反映了其对应深度H之上介质的性质,将深度H以上的土体等效为均质土体,建立相速度V与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譬如,压实度λ或湿陷性系数δ)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可利用实测瑞雷波相速度对地基加固质量做出评价。
为实现地基强夯加固质量的多道瞬态瑞雷波CT三维连续扫描成像检测,在南水北调工程漳古段SG3标段中选择适当的场地进行现场瑞雷波方法试验检测。所选的试验场地位于里程桩号(75 100) ~(75 155 155)区段范围。 该段工程场地士层主要为Q壤土(局部夹黏士)、砂壤土,地表至深度4.3~9.5m具有湿陷性,自重湿陷系数0~0.05,湿陷系数0~0.108,具有轻微至强湿陷性。渠道中部挖除后,该段场地自重湿陷量0~48mm,湿陷量51~635mm,属于I (轻微)级~Ⅱ(中等)级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性土主要分布于地表至深度4.5~6.5m。为消除地基土体的湿陷性,对地基进行了强夯加固处理。
在工程现场,按照一定的测点间距布置测线,多条测线构成测网覆盖全场。在地面用锤击方式激发瑞雷波,布置检波器拾取同一条测线上各测点的瞬态瑞雷波。同一测线上多个测点两两组合,形成连续分布的测点对,提取各测点对间传播的瑞雷波相速度一深度分布 (Vk-H),形成对测线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的瞬态瑞雷波CT扫描。采用瑞雷波相速度的空间分布三维成像,由此反映地基土体强夯加固的效果。
久森地基强夯施工***就在您身边,强夯设备随时调遣,欢迎来电咨询,靠谱单价到久森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在地基经过冲击压实与强夯处理之后,其干密度与压缩模量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其湿陷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小。分析物理力学指标在冲击压实与强夯处理前后的变化幅度和影响深度显示, 各项指标反映强夯和冲击压实效果的规律基本相近。除此之外,随着深度的变化,进行处理所取得的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冲击压实在20m深度之内,进行处理能够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而对于强夯影响深度来说,它远远大于冲击压实的影响深度。因此,如果对比冲击压实与强夯处理对相同地层的影响效果,冲击压实的整体效果要低于强夯处理的效果。
在地基经过冲击压实与强夯处理之后,其干密度与压缩模量得到较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其湿陷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小。一般情况下,冲击压实在20m深度之内,进行处理能够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而对于强夯影响深度来说,它远远大于冲击压实的影响深度。因此,如果对冲击压实与强夯处理对相同地层的影响效果进行对比,冲击压实的整体效果要低于强夯处理的效果。
久森地基强夯施工***就在您身边,强夯设备随时调遣,欢迎来电咨询,靠谱单价到久森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