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维修方法与故障原因简析
液压泵故障现象:泵不输油
1、泵不转
(1)电动机轴未转动
1) 未接通电源
2) 电气线路及元件故障
消除方法:检查电气并排除故障
(2)电动机发热跳闸
1) 溢流阀调压过高,超载荷后闷泵
2) 溢流阀阀芯卡死阀芯中心油孔堵塞或溢流阀阻尼孔堵塞造成超压不溢流
3) 泵出口单向阀装反或阀芯卡死而闷泵
4) 电动机故障
消除方法:
1) 调节溢流阀压力值
2) 检修阀闷
3) 检修单向阀
4) 检修或更换电动机
(3)泵轴或电动机轴上无连接键
1) 折断
2) 漏装
1) 更换键
2) 补装键
(4)泵内部滑动副卡死
1) 配合间隙太小
2) 零件精度差,装配质量差,齿轮与轴同轴度偏差太大;柱塞头部卡死;叶片垂直度差;转子摆差太大,转子槽有伤口或叶片有伤痕受力后断裂而卡死
3) 油液太脏
4) 油温过高使零件热变形
5) 泵的吸油腔进入脏物而卡死
1) 拆开检修,按要求选配间隙
2) 更换零件,重新装配,使配合间隙达到要求
3) 检查油质,过滤或更换油液
4) 检查冷却器的冷却效果,检查油箱油量并加油至油位线
5) 拆开清洗并在吸油口安装吸油过滤器
液压泵维修的简单诊断方法,可检查机器是否有液压故障
看:看液压油泵工作的真实现象。一般有六看:
(1)看速度。看执行机构运动速度有无变化和异常现象。
(2)看压力。看液压油泵中各测压点的压力值大小,压力值有无波动等现象。
(3)看油液。观察油液是否清沽,有否变质;油量是否满足要求;油的粘度是否符合要求;油的表面是否有包沫等等.
(4)看泄漏。看液压管道各接头处、阀板结合处,液压缸端盖处、液压泵轴伸出处是否有渗漏滴漏和出现油垢现象。
(5)看振动。看液压缸活塞杆或工作台等运动部件工作时有无跳动等现象。
(6)看产品。根据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判断运动机构的工作状态、液压油泵工作压力和流量的稳定性。
无论是液压泵亦或者是液压马达,在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若是不进行维修***,其体内的零部件就会逐渐磨损以至于损坏,造成液压马达的运行精准度和工作效率性能不断降低(一般来说,所谓的效率降低所代表的意思就是容积效率降低)。而若是出现了损坏,就不得不进行液压泵修理或者是液压马达维修了,这对于客户来说,又是一笔开支,其实客户是不喜的。
但是,要是液压马达或者是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出现不断下降的情况,会对整个液压系统造成压力降低的情况,通常会以执行元件的力量不足的表现方式展现出来。亦或者会是液压系统流量减少,泄油量增大,以执行元件的动作变慢,噪声变大,元件和管路的振动增大等等各个不正常的现象展示。出现了这些情况,则是代表这液压泵或者是液压马达内部的高压元件磨损或者损坏的外在表现。
液压泵维修中的系统控制回路是怎样的?
一:调速回路:
用来控制单个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可以用节流阀或调速阀来控制流量,如图中的节流阀就起这一作用。节流阀控制液压泵进入液压缸的流量(多余流量通过溢流阀流回油箱),从而控制液压缸的运动速度,这种形式称为节流调速。也可用改变液压泵输出流量来调速,称为容积调速。
二:同步回路:
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执行元件同步运行的回路,例如采用把两个执行元件刚性连接的方法,以保证同步;用节流阀或调速阀分别调节两个执行元件的流量使之相等,以保证同步;把液压缸的管路串联,以保证进入两液压缸的流量相同,从而使两个液压缸同步。
在液压泵维修中,要随时了解每个液压系统的各个控制回路,在拆卸或者试验的时候,才能将液压系统调节好,避免因控制回路的问题而导致液压系统出现损坏。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