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收集、计算、反馈等“去工人化”的功能,设备联网之后,还有一大好处就是数据的存储。大量历史数据,包括设备损失数据,也给后期工厂设备的很多操作都提供了参考意义。之后,再遇到工厂的人员流动,这些数据依然可以随时调用并完善保存。
在中国很多传统的中小型工厂中,对于设备生产数据的采集,几乎完全依靠人工完成。流动的人员、散落的数据,导致数据的保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同时人工统计的效率也非常的低,往往都是每天下班或者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完全不能进行实时生产数据更新。
数控加工的过程
利用数控机床完成零件数控加工的过程如图l-1所示.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①根据零件加工图样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加l方案、工艺参数和位移数据,
②用规定的程序代码和格式编写零件加上程序单:或用自动编程软件,进行CAD/CAM工作,直接生成零件的加工程序文件。
③程序的输人或传输。由手工编写的程序,可以通过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输入;由编程软件生成的程序,通过计算机的串行通信接口直接传输到数控机床的数控单儿(MCU)。
④将输人/传输到数控单元的加1程序,进行试运行、刀具路径模拟等.
⑤通过对机床的正确操作,运行程序,完成零件的加工
青岛凯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中国数控机床
行业高速发展
事实上,作为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的数控机床无论从产品种类、技术水平、质量和产量上都取得高速发展,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也已取得重大突破。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3.6万台,同比增长62.2%,中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1500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屑机床的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2014年中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39.1万台,此项数据还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其次,由于害怕意外停机带来的严重损失,很多工厂也会购买大量的备用零部件,以防止意外停机的维修需要,而现实情况又是一些设备的意外停机故障周期很长,导致大量的备用零部件并没有派上用场,造成成本浪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我国数控机床进口数量累计10245台,数量同比减少15.9%。11月当月进口量1004台。
数控机床产量上升与进口机床产量下降的背后,是我国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的稳固提升。机床制造业是中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和心脏,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是一个***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5μm/m,在4m/s的高测量速度下也能提供1nm的高分辨率,测量长度范围达到80m,足以满足客户要求。回顾2016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发现中国的机床业已取得众多举世瞩目的成绩。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