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楼层施工。
3、钢管立柱底部应设置垫木和底座。以扩大受力面,当底层支撑体系搭设时需严格控制基底回填夯实等加固措施确保不会下沉,需上报专项支撑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4、钢管支撑立杆纵横间距均应满足梁立杆间距≤900mm(指梁两侧立杆间距)、平板立杆间距≤1200mm(同时满足方案及计算书要求),扫地杆距地200mm处设置、大横杆步距≤1200mm,
梁底必须设置大横杆严禁梁底小横杆直接固定在立杆上进行支撑。所有纵向、横向水平杆在同一步内必需连成整体以确保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严禁出现梁、板脚手架断开设置现象
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不应小于砌体高度。
⑺ 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连续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 5m,应待前次砌筑的砂浆终凝后,阜阳质量样板区,再继续砌筑。⑻ 墙体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施工质量样板区,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lm。洞口两侧应沿墙高每隔500~600mm在水平缝内预埋不少于2Φ6的钢筋,钢筋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700mm。 砌块墙体内后埋暗管、暗盒等,应在砌筑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并在墙体抹灰前完成。
施工样板构造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设置部位和数量符合要求。⑵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中的砌体抗震墙,施工质量样板区报价,其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和框架梁柱。⑶ 构造柱截面尺寸可采用 240 mm×180 mm,纵向钢筋宜采用 4Ф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50mm,且在柱上下端可按表 2 的要求进行加密。绑扎好控制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垫块。⑷ 马牙槎留置方马牙槎砌筑,应先退后进,每隔5皮砖或退或进,槽深不少于 60mm,沿马牙槎高度 500 mm 设 2Ф6 拉结筋,末端应作成 90°弯钩,长度不应小于 40 mm,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