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电动履带式自卸车车架轻量化设计
架轻量化设计
1)轻量化设计的结果
由静力学分析结果可知,该果园电动履带式自卸车的底层车架与顶层车架相比,除了在与两侧履带总承连接横梁处及梁焊接处应力较大外,其余大部分位置应力普遍较小,而顶层车架应力集中却不明显,表明底层车架存在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其原因是电动履带式自卸车的动力电池组与电动机等驱动部件均放置于底层车架上。
因此,将底层车架横梁区域设置为优化区域,两侧纵梁设置为非优化区域¨1’“1,把与底层区域大小相等的整块板作为优化对象,以大应力、应变为目标函数,一般选取减少优化区域体积比例的70%一80%为约束条件阻’8],本研究选择70%。同时考虑到轻量化设计前车架存在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加载“1.3”节中满载弯曲工况时相同载荷,设置收敛公差为0.000 l,整个优化过程经过21次迭代。
一般优化结果不能直接用于加工,但是可以为设计提供指导,履带式自卸车,优化后增加了横梁,将中间的双纵梁变成了单纵梁,放置电池处的双纵梁长度由原来的38 mm降低到32 mm,其余结构按照优化后的尺寸进行了重新设计。另外,减少了原结构中放置蓄电池的角铁结构,直接用梁承载。底层车架轻量化后的效果如图7所示。
2)轻量化设计结果的有限元校核
在相同载荷条件下,对轻量化后的车架进行满载弯曲工况及满载扭转工况时的有限元校核。由图8可知,轻量化后车架在满载弯曲工况下大应力为121.47 MPa,大形变为0.59 mm,均发生在连接车架与履带总承的横梁上。由图9可知,轻量化后在满载扭转工况下大应力为339.3l MPa,大变形量为1.66 mm,发生在连接车架与右侧履带总承横梁处。反之,大应力将出现在左侧。
履带式自卸车设计总体要求
履带式自卸车整机布置合理,结构紧凑,设计外形比较新颖,具有时代感,适合丘陵山区小田块作业要求,整机质量分配合理,平稳性较好,能保证用户基本使用功能,农用履带式自卸车,尽量降低成本,操作简单,轻型履带式自卸车,维修方便。
履带式自卸车在旱地和水田工作时要有良好的适应性,其接地压力控制在24kPa以下。在整机总体设计的时候,农用小型履带式自卸车,要尽量均布整机重量,尽量做到少偏重甚至不偏重。保证行驶系统有足够大的离地间隙。
1.履带式自卸车通过性好:对一般的田运,水沟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因为在南方丘陵地区,一般地块不大,田远多,排水沟也比较多。机器从一个田块转移到另一田块常常需要跨过田奧和水沟。如果行驶系统的跨越田墳和沟渠能力差,那么每次过沟和过逗都需要花费不少的劳动工时为它开路。这样会影响履带运输车的有效利用率,降低效率。此外,行驶系统对道路的通过性也要好。
2.履带式自卸车机动性要好:就是要求履带运输车具有较小的转弯半径,应为南方丘陵地区一般田块的面积较小,这样工作时机器转弯和掉头的次数就比较多,如果转弯半径较小,就可提高机器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
3.履带式自卸车爬坡能力强:在实际作业中,由于环境复杂,地貌多样,所以要求机器具有一定的爬坡能力。
通过对各方面信息的综合考虑,机具需要满足工作平稳、可靠,行走阻力小;结构简单、质量轻;易于加工制造、坚固耐用。
履带式自卸车未来市场变革分析!
下面我们就市面上很火爆的履带运输车为例,为大家讲解一下履带运输车的优势。
履带式自卸车较大的亮点在于履带式前进,履带代替轮子,能轻松应对各种地形,降低对地面的压力,使搬运工作更轻松。其次车身造型精巧,不受场地限制,安装牙嵌式转向离合装置,转向灵活轻便,完全适应各种复杂地形。机器配备大马力气油机,动力强劲,无视各种地形,皆可畅行无阻。履带式自卸车超大载重量,足以满足绝大多数田园搬运工作。车斗两侧边门及后门皆可放平,极大的增加了承载面积,非常实用。履带运输车具有动力强劲、油耗低、操作简单、机动灵活、用途广泛、四挡变速、适应复杂地形等优点,拥有它,让您不再为复杂地形的繁重搬运工作而烦恼。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