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调整主要指对煤层厚度、方形炉门速度合炉膛通风三方面,根据锅炉负荷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⑴煤层厚度煤层厚度主要取决于煤种。对不粘结的烟煤厚度约为80~140mm;对粘结性强的烟煤厚度约为60~120mm。煤层厚度适当时,应在距煤闸板后200~300mm处开始燃烧,在距挡渣铁(俗称老鹰铁)前400~500mm处燃尽。
⑵方形炉门速度正常的方形炉门速度,应保持整个方形炉门面上都有燃烧的火床,而在挡渣铁附近的方形炉门上没有红煤。当锅炉负荷增加时,方形炉门速度应适当加快;当锅炉负荷减少时,方形炉门速度应适当降低。一般情况下,煤在方形炉门上停留的时间不应低于30~40min。
⑶炉膛通风在正常运行时,方形炉门各风室风门的开度,要根据燃烧情况及时调节。例如,在方形炉门前后两端没有火焰处,风门可以关闭;在火焰小处可稍开;在方形炉门中部燃烧旺盛区要大开。但调整的幅度不宜太大,并要维持火床的长度占方形炉门有效长度的3/4以上。
当锅炉负荷减少,方形炉门速度降低时,应降低鼓风机转速,以减少送入方形炉门下部的总风量,而不应采用直接关小各分段风门的办法,以避免增大方形炉门下部的风压,使风乱窜,增加漏风,对燃烧不利。当锅炉负荷增加时,方形炉门,应先增加引风,后增加鼓风,以强化燃烧。
煤层厚度、方形炉门速度和炉膛通风,三者应相互协调,不能单一调整,否则会使燃烧工况失调。
锅炉配件方形炉门在铸造工艺中是很常见的铸铁工艺产品。对于它的质量问题是很要值得重视的,所以锅炉配件的质量就显得很重要。
在生活垃圾的焚烧过程中,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合理控制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方形炉门综合效应向着有利于生活垃圾完全燃烧的方向发展。
同时应该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某种因素产生的正效应可能会导致另一种因素的负效应,所以应从综合效应来考虑整个燃烧过程的因素控制。特别要求***采取积极鼓励的措施,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方形炉门配件的设计工艺性。进行设计时,除了要根据工作条件和金属材料性能来确定铸铁件几何形状、尺寸大小外,还必须从铸造合金和铸造工艺特性的角度来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即明显的尺寸效应和凝固、收缩、应力等问题,以避免或减少铸铁件的成分偏析、变形、开裂等缺陷的产生。一般对***铸铁件的外观质量,可用比较样块来判断锅炉配件表面粗糙度;表面的细微裂纹可用着色法、磁粉法检查。
链条炉排的炉膛中设有“拱”。从链条炉燃烧过程的分析可知,即使采用分区送风,火床上部各部分的烟气成分仍然是不均匀的,方形炉门两端存在着过量空气,而中部则不可避免要出现还原区,产生大量可燃气体。
这些可燃气体和飞灰应当在炉膛中充分燃烧。设置拱的目的之一,就是使这些可燃物和过量空气很好混合,促使它们燃烧完全。另外,由于链条炉中煤的着火条件是比较差,主要靠高温烟气的辐射将煤点燃,因此,利用拱来***炉膛中高温烟气的流动和辐射,确保煤的及时着火是十分必要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