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管壳式换热器的污垢问题
防垢与除垢作为解决污垢问题直接的途径,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污垢的预防方面,新的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张琳等人以内置自转塑料螺旋纽带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对换热器中有、无自转纽带时污垢的黏附速率、换热器的动态污垢阻热、管壁的磨腐速率进行了工业应用对比试验研究,为自转螺旋塑料纽带的工业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对波纹管和光管的阻垢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指出波纹管不仅具有良好的强化传热性能,同时也具有防垢性能。杨同莲等人采用静电水处理技术解决换热器列管的结垢问题,而且不损伤列管。利用插入圆珠内件使流体增加揣流度,限制污垢在壁面沉积,从而达到控制污垢沉积的目的。
在污垢的***方面,用阻垢剂的化学方法在我国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一些无公害、复合性多功能的绿色阻垢剂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实验室条件下,用络合滴定法和标准挂片法研究出一种新型天然的阻垢剂,该种阻垢剂具有一定的阻垢及缓蚀作用。详细研究了环境友好型阻垢剂分散剂聚天冬氨酸和聚环氧琥珀酸的阻垢性能,开发了以上两种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油田水处理阻垢剂。利用静电作用原理研究离子棒水处理设备,并模拟工业系统中该设备的阻垢、缓垢性能。在冷态工况下,利用交变电磁场能在一定程度上***污垢晶体的长大,使污垢晶体由致密型、易结垢型变为松散型,具有一定的流体带动性。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可以?
结垢的诱导期延长,具有明显的阻垢性能。利用自由基聚合机理合成了以酰胺硫磺酸为磺酸单体的新型磺酸盐共聚物,能够较好地阻磷酸钙垢及稳定锌盐性能。
管壳式换热器介绍换热器的流体流径
1、管壳式换热器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程,因为管程清洗比较方便.
2、管壳式换热器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子和壳体同时被腐蚀,且管程便于检修与更换.
3、管壳式换热器压力高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体金属消耗量.
4、管壳式换热器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可利用壳体对外的散热作用,增强冷却效果.
5、管壳式换热器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汽较洁净,一般不需清洗.
6、管壳式换热器***易污染的流体宜走管程,以减少泄漏量.
7、管壳式换热器流量小或粘度大的流体宜走壳程,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中流动,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传热系数.
8、管壳式换热器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宜?**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走壳程,因壁面温度与α大的流体???近,以减小管壁与壳壁的温差,减小温差应力.
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管壳式换热器设计的几点因素:1.按流体种类、冷却流体的流量、进出口温度、工作压力等计算出需要传递的热量。 2.根据流体的腐蚀性及其它特性选择管子和壳体的材料。并根据材料加工特性,流体的流量、压力、温度,换热管与壳体的温度,需要传递热量的多少,造价的高低及检修清洗方便等因素,决定采用哪一种类型的管壳式换热器。 3.确立流体的流动空间,即确定管程与壳程内分别是什么介质 4.确定参与换热器的两种流体的流向,使并流、逆流还是错流。并计算出流体的有效平均温差. 5.根据经验初选传热系数K,并估算所需传热面积A。 6.根据计算出传热面积A,参照国管式换热器标准系列,初步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参数(管径、管程数、管子根数、管长、管子排列方式、折流元件等的型式及布置、壳体直径等结构参数)。 7.根据确定的标准系列尺寸,进行传热系数的校核和阻力降的计算。后按标准选用换热器或者进行机械设计。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