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船用液压拖曳绞车价格合理
作者:元昇机电2020/4/29 4:15:25









船用液压拖曳绞车使用运行

船用液压拖曳绞车使用运行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做到熟悉卷扬机的性能和指挥信号,才能上岗;不能把开卷扬机作为照顾老弱病残或女工和未成年工的工种。

2.开车前,先手动盘车几圈,检查各部分的传动是否灵活无卡阻,然后空车运行,再进行负荷试验,检查制动器、棘轮停止器是否有效。在确认各部正常后,方能投入运行。

3.每次使用前都要检查各部分螺栓(包括地脚螺栓)是否紧固,钢丝绳联结是否可靠,绳位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有无卷乱现象。

4.起吊运行中,钢丝绳在卷筒余留的圈数应不少于三圈,以防绳头从卷筒压板中拔出来。

5.钢丝绳在接近地面运行时,应用毛竹或方木垫空钢丝绳,避免在地面上拖拉或泡在泥浆中,加速钢丝绳的磨损与腐蚀。

6.严禁超载使用卷扬机。

7.船用液压拖曳绞车运行时,卷扬机与个导向轮之间的范围内严禁站人。

8.多台船用液压拖曳绞车共同起吊重物时,应统一指挥,做到同步操作运行。

9.船用液压拖曳绞车工作结束要切断电源,控制器手柄拉回零位。用***闸制动刹紧。跑绳放松,上提的物件放回地面,严禁人下班后,重物仍吊在半空。



船用液压拖曳绞车注意事项







提升船用液压拖曳绞车传动齿轮的工作状况紧张而又恶劣,高速重载是造成齿轮表面损伤失效的直接原因,而通过合适的润滑材料和润滑方式,来保证齿轮得到良好的润滑,达到保护齿轮,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对于船用液压拖曳绞车来说,正确、及时的润滑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相对滑动的表面在压力作用下,若处于干摩擦状态下,很短时间就会损坏。良好的润滑能够吸收齿轮传动时产生的冲击和振动,降低齿轮的噪声;防止齿面发生胶合、擦伤;减轻齿面的磨损;相对的提高齿面的承载能力等重要作用。而在卷扬机的用户中,很多都不了解润滑的重要作用,未能对卷扬机的润滑引起足够的重视,船用液压拖曳绞车润滑用油随便,不符合使用要求。在现场处理卷扬机故障时,有很多就是润滑不良引起的故障

一、 安装

1. 船用液压拖曳绞车的安装位置应选择视野开阔、便于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观察的地点。若配合使用桅杆,卷扬机与桅杆的距离应不大于桅杆的高度。

2.为避免船用液压拖曳绞车在运行中被重物拖动,卷扬机的固定也很重要。轻型卷扬机一般采用在机架后部加重,并在机架的前部打桩的方法。压重可采用钢锭、砼块,并要经过核算,防止压重不足而导致卷扬机倾覆、滑移。

3.一些建筑工地对卷扬机也采用立式、卧式地锚固定法,其机架用钢丝绳围绑牢。在固定厂房内可用厂房立柱或其他稳固的构筑物作为锚固点,但必须经过核算且采取保护措施方能使用。对重型卷扬机的固定,一般可做混凝土基础,并用地脚螺栓固定。也有采用双立式或三立式地锚,或大型卧式地锚为固定牵引力较大的卷扬机



船用液压拖曳绞车维护***措施







假如船用液压拖曳绞车阻滞了很长时刻没有运转过的话,再次运用时也要进行一次查看修理办法,卷扬机停用时期为了更好的保护要停放在通风枯燥的位置,以防潮防腐

1.船用液压拖曳绞车司机有必要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作业,并应专人专机。

2.船用液压拖曳绞车设备的方位有必要挑选视野杰出,远离风险作业区域的地址。卷扬机距榜首导向轮的水平间隔应在15m左右。“从卷筒中间到榜首导向轮的间隔,带槽卷筒应大于卷筒宽度的15倍,无槽卷筒应大于卷筒宽度的20倍。钢丝绳在卷筒中间方位时,滑轮的方位应与卷筒中间笔直”。导向滑轮不得用开口拉板。

3.船用液压拖曳绞车后边应埋设地锚与卷扬机底座用钢丝绳栓牢,并应在底座前面打桩。

4.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摆放规整,应至少保存3~5圈。导向滑轮至卷扬机卷筒的钢丝绳,凡通过通道处有必要遮护。

5.液压卷扬机设备结束有必要按规范进行检查,并进行空载、动载、超载实验:

A、空载实验:即不加荷载,按操作忠各种动作重复进行,并实验安全防护设备牢靠。

B、动载实验:即按规则的荷载进行动作工作。

C、超载实验:通常在榜运用前,或经大修后按额外载荷的100%~125%逐步加荷进行。

6.每日班前应对卷扬机、钢丝绳、地锚、地轮等进行检查,承认无误后,试空车工作,合格后方可正式作业。

7.卷扬机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司机)不得擅离岗位。

8.船用液压拖曳绞车司机有必要听视信号,当信号不明或能够导致事端是,有必要停机待信号清晰后方可持续作业。

9.吊物在空中逗留时,除用制动器外并使用棘轮稳妥卡牢。作业中如遇俄然停电有必要先堵截电源,然后按动刹车慢慢地放松,将吊物匀速慢慢地放至地上。

10.保护设备有必要在停机后进行,禁止在工作中进行维修保护或加油。

11.夜间作业,有必要有满足的照明设备。

12.卷扬机不得超吊或迁延超越额外分量的物件。



商户名称:济宁元昇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