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聚乙烯乳化蜡品牌企业「多图」
作者:佳百特新材料2020/2/29 21:43:47





PVC润滑剂析出的原因

1. 内润滑多了,流动性很好,塑化时间变短,但是多余的内润滑会转变成外润滑效果,造成析出,例如硬脂酸、硬脂酸钙造成的析出及结垢问题;

2. 外润滑多了,塑化变差,变慢,因为跟PVC相容性差,加多后会造成严重析出;

3. 润滑剂中的小分子物质影响,举个很经典的例子,单甘脂,本身单甘脂是一种很好的内润滑剂,但是由于厂家生产过程中为降低成本,添加多量的甘油,造成单甘脂中含有很多甘油成分,甘油分子量低,很容易在PVC加工过程中的析出,实际好的单甘脂添加量正确,是不会造成析出的,单甘脂还是薄膜材料中的防雾剂、液滴剂。聚乙烯蜡一般的制造方法有高压、低压聚合法,高压获得的蜡带有支链,熔点低而低压获得的蜡虽然相对质地坚硬些,但在滑性上却稍逊一些。

当然,内外润滑也不能太少,讲求内外润滑平衡。内润滑太少,流动性不好,塑化时间延长,扭矩大。外润滑太少,流体发粘,造成糊料或者光泽度不够等现象。


润滑剂的种类

1、酸类润滑剂

以硬脂酸为代表的一元羧酸是***普通与常用的外润滑剂。

脂肪酸(硬脂酸)由于双分子共轭现象消除了大部分的极性,实际体现出来为非极性的物质,是外滑的效果。

由于长期的误解与认知的局限,有相当普遍一部分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把硬脂酸当做内润滑使用,因此很多工厂生产的PVC制品存在先天的性能与外观的不足。

同时,硬脂酸因为是十六酸与十八酸的混合物,其耐热性和耐挥发性有较大的不足与局限。所以如果除去成本价格低廉的因素,在配方中我们提倡尽量少用硬脂酸。

2、醇类润滑剂

脂肪醇以硬脂醇为代表,是内滑剂。但由于其较大的挥发性和成本较高,现在PVC加工生产中已***用到脂肪醇类的内润滑剂了。

3、酯类润滑剂

醇与酸的化合物---羧酸酯类润滑剂简称为'酯类润滑剂”。

由于合成酯的酸可以由是一元羧酸、二元羧酸、三元羧酸..内润滑剂G-60外润滑剂J-74产品简介:内润滑剂G-60为中性饱和脂肪醇二羧酸酯,其性状为乳白色或淡***的片状或流动粉末,该产品作为PVC用内润滑剂可用来生产各种PVC制品。....,酸的碳链长可以从碳四到碳三十几。同样的,合成酯的醇也可以由是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醇的碳链长也可以几十个变化。 而且,酸和醇还存在不同官能团与支链。所以酸与醇合成酯这种排列组合的可能性、种类是惊人之多的。笔者有幸接触国外***生产酯类润滑剂企业,实际生产合成的酯类产品就有达两三千种之多。

由于酯类产品具体品种数量惊人之多,其中就有内润滑剂和外润滑剂。由于酯类结构的特殊性,酯类的外润滑剂与PVC的相溶性一般较好,而且具有外滑效果,添加量较小。

酯类润滑剂一般熔点在45~65C之间,不超过88C。但酯类润滑剂普遍具有较好的耐热性,一般耐热范围从200C~320C, 完全可以满足PVC任何工艺温度的要求。

同时,我们目前所知应用的PVC内润滑剂,都是酯类的润滑剂。



从离模膨胀判断塑化状态

一般塑化合适的配方应该是离开模具后才开始膨胀发泡,其发泡面角度根据不同厚度大致在60-80度左右。如果物料离开模具后一段距离后才开始膨胀,基本可以判断是外滑过量,造成所谓的延迟发泡。

如果物料离开口模口立即发泡,发泡角度很大,让人感觉仿佛在模具里面已经开始发泡似的,即所谓的提前发泡,基本判定是塑化过度,内润滑过多。而且配方调整的结果往往都是走曲线形式的,有时候,同样的一个问题,我减少内润滑,你增加内润滑,都能达到同样的调整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由于长期的误解与认知的局限,有相当普遍一部分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中把硬脂酸当做内润滑使用,因此很多工厂生产的PVC制品存在先天的性能与外观的不足。内润滑增加主要是改善物料的流动性,增加内润滑以后,物料整体的流动性加快,中间两侧出料都会加快,但是从高分子流变特性来说,中间流程短,影响更大,就是中间出料会更快一些。


商户名称:青岛佳百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