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处置,首先要控制污染物,确保环境安全与公众健康,其次要有条件地利用其所含能量和营养物质,实现污泥废物利用。
控制污染过程包括:
(1)稳定化:污泥含水率和有机质较高,应进一步降低水分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避免堆放过程散发臭味,产生渗滤液,造成二次污染。
(2)无害化:杀灭污泥中对***或自然界有危害的病菌、卵和病毒,去除或稳定化(或钝化)***等***物质。
(3)减量化:进一步提高污泥的含固率,减少污泥的体积,以降低污泥处理量及处置费用。
利用污泥中营养物质和热值地过程可实现污泥资源化目标。
一般来说,干化工艺由如下系统组成,但根据工艺特点(例如半干/全干干化工艺类型)可能有所调整:①污泥计量、输送和储存;②污泥干化;③气体的粉尘分离和冷凝:用于循环气体的除尘和洗涤,并去除蒸发水;④颗粒冷却、输送和储存;⑤热源供给:可以是导热油、蒸汽或者热水;⑥冷却水供给:用于干泥产品的冷却和循环气体的洗涤喷淋;⑦冷凝水处理;⑧臭气处理:湿泥料斗、储仓、工艺回路的不可凝气体的处理;⑨氮气储备:用于干泥料仓和工艺回路的惰性化;⑩压缩空气:用于系统内阀门和仪表的供气;?电力和自动控制和检测;?安全和消防等。
电镀污泥的分类及危害
电镀污泥含水率高、稳定性低而且迁移性强,不同类型的电镀污泥还会含有多种类型的***金属离子,己被列入******废物名录中的第十七、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三大类***废物之中。
电镀污泥可以分为分质污泥和混合污泥两类:分质污泥主要包括单一***元素,如铜污泥、镍污泥、铬污泥等;混合污泥则是由不同种类的电镀废水共同处理后所得到的,其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
由于电镀工艺的多样性,实际电镀废水处理所得污泥大部分为混合污泥,因此对我国科研工作者而言,混合污泥是主要的研究对象。
电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Cu、Ni、Zn等***离子,甚至包括Cd、Cr等高危金属离子,是一种典型的***废物。
由于污泥不稳定,易分解流失,在外界风化、雨淋的作用下,***离子很容易迁移至生态系统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甚至会影响到人类健康。
早在1998年,我国就将电镀污泥作为典型***废物列入了《******废物名录》。2004年实施的《***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也对电镀污泥的收集、贮存、处置等行为进行了严格规定,以防止电镀污泥二次污染事件的发生。
通常而言,电镀污泥的处理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的方法,使电镀污泥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终处置的过程。
电镀污泥的处置是指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电镀污泥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解决电镀污泥的归宿问题,主要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
在国外,分质污泥常用于回收金属,混合污泥则多用水泥固化后进行安全妥当的处置。由于含铬污泥具有高污染性,而且在国内几乎没有对污泥进行分质处理,因此在国内含铬污泥的处理成为了研究的***。
目前国内外对电镀污泥的回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说,国内外还没有一种成熟、安全、可靠,能电镀污泥的处置方法。下面将分别介绍常用的处理和处置方法。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