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储料仓
煤泥储料仓
1)煤泥储料仓主体为圆柱体的钢结构,由仓体、内部设置的布料滑架、料位计、液压站和液压缸等部分组成。适用于脱水污泥、餐厨垃圾、井下回填等粘稠状半固态物料的近距离及中距离泵送任务。煤泥储料仓设置检查人孔门DN800/1000、煤泥进料口800*1200、冲洗及补给水接口DN80、排气管接口DN80。直径为8m,仓底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仓顶钢板厚度不小于6mm。
2)煤泥储料仓配置滑架布料系统,采用双滑架型式,能充分适应足够的煤泥层高度。沉降性好,随着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大量繁殖,开始生长原生动物,是***一次捕食者。滑架的主要功能一是可以通过位于料仓底部的双布料滑架的推动使物料在仓内循环流动,并均匀分布于料仓内,使物料堆积角对料仓有效容积的影响减小;二是推移滑架不断推动物料,能有效的防止物料在出口处起拱。确保料仓内煤泥连续出料。
储料仓布置在煤泥泵房,应综合考虑膏体泵的布置,时承包方提供初步布置资料。
储料仓应设置检修人孔门,检查或维修的场所均设有钢制平台、扶梯、栏杆,所有通道两侧、平台和孔洞的四周均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和踢脚板。污泥料仓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圆柱形平底结构、重力卸料、仓底设有滑架装置、螺旋出料的高架料斗型式。栏杆高度不小于1.20m,立柱间距为1m,踢脚板高度不小于0.11m。从地面至仓顶部的所有钢支架、平台、栏杆扶梯由承包方设计和提供。
储料仓所有与外界的接口应为法兰连接,接口配带反法兰及螺栓、螺母、垫片等连接件,承包方应提出明确的接管要求。
我国80年代初期煤泥利用的主要途径是地销民用做成蜂窝煤及煤砖,是居民生活及采暖不可或缺的主要燃料。且比例需小于等于8%,污泥作为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材料需无害化处理到含水率45%以下。90年代后期随着集中供暖及使用的普及,煤泥渐渐失去了市场。由于煤泥含水率高的特点,直接进入电厂输煤系统会造成煤仓输煤筛碎设备堵塞严重,输煤系统地煤斗、导料槽等部位粘煤、堵煤严重,影响正常上煤。还会造成给煤机发生皮带打滑,不出力。给煤机出口落煤管积煤着火烧红等问题,不能进入电厂锅炉燃烧发电的煤泥渐渐成为了一种工业废弃物。而煤泥又具有遇风飞扬遇水流失的特点,大量不能利用的煤泥不但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还造成了煤矿地区漫天遍地黑水的环境问题。
由于污泥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半固态浓稠物,是非牛顿流体。因此污泥无法用普通的水泵或渣浆泵输送,也无法使用普通的平底或锥底自流料仓完成储存及出料。
衡量城市污泥可输送性的指标主要为含水率。含水率在70%以上的城市污泥均可以通过使用三立科技的“污泥的仓储泵送系统,实现对城市污泥高标准、无污染、环保、卫生的存储及长距离管道输送。
衡量工业污泥的可输送性,则要综合考虑其含水率、含油率、粘度、吸湿性、污染物性质等多个指标。由于工业污泥种类繁多,判断其可输送性,一般需要辅助丰富的工程经验。
污泥仓储和泵送系统由储料仓、固体泵、除杂器、喷枪、自动控制系统辅以检修闸板、螺旋给料机、管路切换器、综合液压站等设备组成。是一套高自动化的高科技环保系统。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