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中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胀接加焊接
当温度和压力较高,且在热变形、热冲击、热腐蚀和流体压力的作用下,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极易被***,采用胀接或焊接均难以保证连接强度和密封性的要求。目前广泛采用的是胀焊并用的方法。胀接加焊接结构能够有效地阻尼管束振动对焊缝的损伤,可以有效地消除应力腐蚀和间隙腐蚀,提高了接头的性能,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比单纯胀接或强度焊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密封性。对普通的换热器通常采用“贴胀%强度焊”的形式;而使用条件苛刻的换热器则要求采用“强度胀%密封焊”的形式。胀接加焊接按胀接与焊接在工序中的先后次序可分为先胀后焊和先焊后胀两种。
(1)先胀后焊胀接时使用的润滑油会渗透进入接头间隙,而它们对焊接裂纹、气孔等有很强的敏***,从而使焊接时产生缺陷的现象更加严重。这些渗透进入间隙的油污很难清除干净,所以采用先胀后焊工艺,不宜采用机械胀接的方式。采用贴胀虽不耐压,但可以消除管子与管板管孔的间隙,所以能有效的阻尼管束振动到管口的焊接部位。
(2)先焊后胀对于先焊后胀工艺,首要的问题是控制管子与管板孔的精度及其配合。当管子与管板管孔的间隙小到一定值后,胀接过程将不至于损伤焊接接头的质量。但是焊口承受剪切力的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强度焊时,若控制达不到要求,可能造成过胀失效或胀接对焊接接头的损伤。
管壳式换热器中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工艺
(1)在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法中,单独采用常规的焊接或胀接都难以保证连接强度和对密封性的要求。
(2)采用胀接加焊接的方法有利于保证换热管与管板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3)采用胶接加胀接的方法有助于解决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时出现的泄漏和渗漏问题,工艺简单易行可靠。
(4)内孔焊接技术作为一种全熔透的焊接方法,抗间隙腐蚀和抗应力腐蚀的能力、抗振动疲劳强度、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都很好;焊缝内部质量可得到控制,提高了焊缝的可靠性,首先更适宜在产品中推广应用。
列管式换热器的特点有哪些
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所需材质 ,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列管式换热器、紫铜、或不锈钢列管式换热器制
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列管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能机械清洗。此种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装
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同时管子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因此,当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至管
子扭弯或使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换热器。
为了克服温差应力必须有温差补偿装置,一般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50℃以上时,为安全起见,换热器应有温差补偿装置。但补偿装置(膨胀节)只能用在壳壁与管壁温差低于60~70℃和壳程流体压强
不高的情况。一般壳程压强超过0.6Mpa时由于补偿圈过厚,难以伸缩,失去温差补偿的作用,就应考虑其他结构。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