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龙柱和古老的木雕
作者:金扬石业2020/10/30 7:15:44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龙柱的形式按材质可分为木雕、泥塑、石雕、沥粉金漆、金属等类。据笔者调查统计,河南现存有石雕和木雕两种材质的龙柱10余处。木雕龙柱宋李诫《营造法式》对建筑木雕的做法和图样做了详细记载,并对其形式给予明确的命名:雕混作(今圆雕)、雕插写生华(棋眼壁的雕刻装饰)、起突卷叶华(今浮雕)和剔地洼叶华(圆、浮雕兼备)。混雕蟠龙木柱-代表作登封老君洞无极老母殿中的龙柱。老君洞为唐代初年的隐逸居士潘师正所开凿洞形象鸡卵,亦称"鸡卵洞"。后人在洞***有老君塑像,故称老君洞。老君洞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组院落,无极老母殿坐落在东院的***后建于清代末年。花岗岩石雕龙柱现重对称施于无极殿后檐明间。柱高4.2米(未含柱础),柱径40厘米(未含雕刻外凸),径高比约为1门0,柱身混雕上下二蟠龙。

   龙体花纹高出柱面4--6厘米,龙身具备清晚期龙体纤细特点,龙首毛发飘向脑后,双***龙眼呈扁圆形,龙口大张则显方形,舌尖上卷下领亦呈方形短于上颗,下鄂长浓密羊须,五爪紧握环绕飘游其身,四周祥云尾端分出尖叉,龙身满布鱼鳞。下龙首外伸出柱13厘米,上龙首外伸出柱15厘米,二龙神态亲切而不凶猛,盘旋腾绕而上栩栩如生。剔地洼叶华雕云龙木柱-代表作部县文庙大成殿龙柱郊县文庙又称文宣王庙、孔庙和夫子堂,位于县城区南大街中部东侧。五代后周年间孔姓捐资创建,北宋末毁于***。

  柱身雕刻并非布满全柱,而是仅雕饰柱的前视南面即柱子的一半,后视为素面,雕刻突出柱身2-3厘米,整根柱的雕刻又分两部,下部高1.1米,以长椭圆构图内分别雕刻不同图案。上部2.52米柱身单面浮雕剔地雕云龙,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四柱龙皆为升龙,龙首上扬嘴吻张开,上颗长于下颗近一半,此形状与 正脊大吻相似。龙体姿态矫捷身躯腾跃,曲屈有力。四柱远观形态统一,细看又不尽相同。明间柱雕刻构图饱满龙体充盈整个图面龙尾呈火焰叉,从后足始明 显变细,后足爪躁节似鹤,骨感明显五爪有力抓于尾部,"火焰尾"下垂有温顺之感;次间则以夔龙形的二龙戏珠做边框,龙体稍有内收,龙尾从后肢起逐渐变细 呈、"形翻转绕周,龙尾呈细枝权状,向上呈扇形打开。其雕刻在形象塑造和题材选择上与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互融互通,在构图布局方面深受传统绘画的影响,布局错落有致构图疏密得当,龙形刚健有力,自由迂回祥云之间,充满力度与动感。

 除了这两大类其他的作品现存的就很少了,雕插写生华龙柱只是限于有棋眼一样孔的墙壁的雕刻,在古代非常流行这类作品主要利用棋眼和外部的雕刻相结合,产生一种特点的视觉效果,在木雕方面并不是很流行,主要是因为加工难度大,并且整个结构更加难以把握,所以人们在后期慢慢的改变了这一工艺,直接用镂空雕和透雕来替代了这一工艺,现存的棋眼壁的作品并不多,所以有龙柱或者龙的就更少了,所以这一作品很难去定性,石雕龙柱价格就不菲了。

孙前进 (经理)

18266898668

商户名称:嘉祥县金扬石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4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