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方法
a.参照点的设置方法
①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
环境中的某些污染物(在GBI6297-1996中规定二氧化琉、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为该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本底(或称背景)值,周边厂界检测,因此无***排放源下风向监控点的污染物浓度,其中一部分由本底或(或背景)值作出贡献,另一部分由被测无***排放源作出贡献,设置参照点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本底值的大小。所以,设置参照点的原则要求是:参照点应不受或尽可能少受被测无***排放源的影响,参照点要力求避开其近处的其他无***排放源和有***排放源的影响,尤其要注意避开那些可能对参照点造成明显影响而同时对监控点无明显影响的排放源;参照点的设置,要以能够代表监控点的污染物本底浓度为原则。
6、装入吸收液的吸收瓶应将进气口、出气口用乳胶管密封。采样时将吸收瓶与仪器连接,注意吸收管进口与出口不能接反(出口与仪器连接),在吸收瓶与仪器之间连接一个干燥管,避免水汽进入流量计内。将流量计调节旋钮设置在蕞小流量位置。开启采样泵,将流量调节至规定值。在采样记录中填写采样日期、开始时间、吸收管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流量等。随时注意气泡情况,如发现有气泡抽出,说明稀收液体积过大或采样流量过高,应调节流量至无气泡抽出,记录实际采样流量。
采样期间应观测流量指示是否稳定,到达预定采样时间(一般在1h之内),再检查一次流量指示,喷漆房厂界排放浓度检测,关闭采样泵,记录采样终止时间、采样现场的简要情况及气象参数。待吸收管内液体不再冒泡后,厂界,取下吸收管,进气口和出气口用原乳胶管密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采样记录表上应有采样人、送样人、收样人签字。
针对使用吸收液采样时,由于部分吸收液或吸收待测污染物后的溶液稳定性较差,易受空气氧化、日光照射而分解或随现场温度的变化而分解等,检测厂界的单位有哪些,应严格按操作规程采取密封、避光或恒温采样等措施。
7. Tsp、PM10、PM2.5样品的采集:采样时,将已称重的滤膜用镊子放入洁净采样夹内的滤网上,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将滤膜牢固压紧至不漏气。如果测定任何一次浓度,每次需更换滤膜;如测日平均浓度,样品可采集在一张滤膜上。采样结束后,用镊子取出。将有尘面两次对折,放入样品盒或纸袋,并做好采样记录。
8.采样时要对现场情况、各种污染源、采样日期、时间、地点、数量、布点方式、大气压力、气温、相对湿度等进行记录。画现场布点示意图,与采样记录一同上交。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