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航特检(图)-焊接气瓶检测周期-焊接气瓶检测
作者:德航特检2020/7/21 16:35:56







施焊时,不得在非焊接处引弧。纵焊缝应有引弧板和熄弧板,板长不得小于100MM。去除引、熄弧板时,应采用切除的方法,严禁使用敲击的方法。瓶体对接焊缝的余高为0—3.5 MM;同一焊缝宽窄处之差不大于4MM 6.3.2 当图样无规定时,***焊接气瓶检测,角焊缝的焊脚高度不得小于焊件中较薄者的厚度,其几何形状应圆滑过渡至母材表面。 焊缝内外表面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缝和热影响区(焊缝两侧距熔合线3 MM内)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夹渣和末熔合等缺陷;瓶体对摄焊缝不允许咬边。 其他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 MM),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 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 C 烬缝表面应没有凹陷或不规则的突变; D 焊缝两侧的飞溅物必须清除干净。 焊缝的返修 焊缝返修应按返修工艺进行。返修部位应重新进行外观和射线检验合格。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焊接气瓶检测周期,不应超过两次。若超过时,每次返修均需经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返修次数和返修部位应记入产品生产检验记录,并在产品合格证中注明。 筒体由钢板卷焊时,钢板的轧制方向和筒体的环向一致。 筒体焊接成形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筒体同一横截面直径差E不大于0.01DG; B 筒体纵焊缝对口错边量 B不大于01S,筒体纵焊缝棱角高度E不大于0.1S 2MM,用长度为1/2DG)且不大于300MM 的样板测量; D. 筒体直线度不大于其总长度的千分之二。


钢质焊接气瓶的外观检测与评定

外观检查与评定

5.1 瓶体外观检查

应逐只对气瓶进行目测检查,检查其外表面及其焊缝是否存在凹陷、凹坑、鼓包、磕伤、划伤、裂纹、夹层、皱折、腐蚀、热损伤以及焊缝缺陷。

5.1.1 瓶体存在裂纹、鼓包、结疤、皱折或夹杂等缺陷的气瓶应报废。

5.1.2 瓶体磕伤、划伤、凹坑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90%的气瓶应判废

对未达到判废条件的缺陷,特别是线性缺陷或尖锐的机械损伤应进行修磨,使其边缘圆滑过渡,但修磨后的壁厚应大于设计壁厚的90%。

如受检气瓶属于GB5100-1985实施前制造或进口的气瓶,其剩余壁厚应不小于该瓶设计制造规程或有关标准确定的规定值。

5.1.3 瓶体凹陷深度超过6mm或大于凹陷短径的1/10的气瓶应报废

5.1.4 瓶体凹陷深度小于6mm,凹陷内划伤或磕伤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气瓶应报废。

5.1.5 瓶体存在弧疤、焊迹或明火烧烤等热损伤而使金属受损的气瓶应报废。

5.1.6 瓶体上孤立点腐蚀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2/3的气瓶应报废。

5.1.7 瓶体线腐蚀或面腐蚀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90%的气瓶应判废。

5.1.8 护罩或底座破鴷、脱焊、磨损而失去作用或底座支撑面与瓶底蕞低点之间距离小于10mm的气瓶应报废。

5.1.9 主体焊缝不符合下列规定的气瓶应报废:

a)焊缝不允许咬边,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凹陷和不规则的突变;

b)主体焊缝上的划伤或磕伤经修磨后,焊缝不得低于母材;

c)主体焊缝热影响区的划伤或磕伤处修磨后剩余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壁厚;

d)主体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凹陷蕞大深度不得大于6mm。

在检查中对有怀疑的部分应使用10倍放大镜检查,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焊接气瓶的本体结构和一般低压容器的结构一样,也是由一个用钢板卷焊的圆柱形筒体和两面端封头组焊而成。高度较小的焊接气瓶,也可以由两个直边很长的封头焊制而成,筒体纵焊缝不得多于一条,焊接气瓶检测,环焊缝不得多于三条。

焊接气瓶的上下封头均为凸形封头(多数为半球,也有的为椭圆形)。上封头顶部开孔焊有一个或两个装配瓶阀用的阀座,阀座外侧车有螺纹用以装配瓶帽,瓶的气相导管和液相导管分别焊于阀座的锥螺纹孔下端。

为使焊气瓶直立和保护瓶阀,在下封头和上封头分别焊有底座和保护罩(小型焊接气瓶的护罩是用螺栓固定在瓶耳上的)。底座和护罩边缘处均开有缺口,以便排除瓶底的潮气和顶部的积水。

选材必须采用平炉、电炉或氧气转炉冶烁的***钢。焊接气瓶主要盛装低压液化气体和溶解气体,由于气瓶系移动式压力容器。故其选材、制造规格按有关标准执行、确保安全使用。


德航特检(图)-焊接气瓶检测周期-焊接气瓶检测由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提供。德航特检(图)-焊接气瓶检测周期-焊接气瓶检测是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www.dezhoudehang.com)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和信息仅供参考,如了解详情,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业务联系人:华经理。

商户名称: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