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气瓶检测流程主要分为下列几项:
1、现场火警解除;2、设备拆装运输;3、查检气瓶;4、剩余气体的排放;5、拆除钢瓶瓶头阀、防震圈;6、气瓶内外表面除锈;7、原始标记登记;8、水压试验;9、瓶口螺纹与颈圈的检查;10、气瓶外表面检查;11、气瓶内表面检查;12、音响检查;13、重量与容积测定;14、容积变形试验(耐压试验);15、壁厚测定与强度校核;16、气瓶烘干;17、瓶阀检修与装配;18、气密性试验;19、打铳检验钢印;20、涂装;21、出具气瓶检测报告与气瓶报废处理。
(5)灭火剂充装过程、充装设备控制不严。许多灭火系统生产和充装单位制定的充装工艺过程作业指导文件中,消防气瓶检测步骤,对灭火剂充装温度未进行规定,一年四季无论充装场所温度差异多大.始终按同一压力值进行灭火剂充装和氮气增压,未按标准规定的气体灭火剂温度一压力曲线进行充装。造成冬季低温条件下进行灭火剂充装和氮气增压的气瓶,到了夏季随着气温的上升,气瓶内压力升高,导致气瓶上的安全泄放装置或容器阀主密封膜片动作,灭火剂误喷放。在混合气体充装工艺过程作业指导文件中.未根据混合气体的每个气体组分性质,消防气瓶检测周期,确定各种气体组分的充装顺序,也未规定充入每一气体组分之前应使用待充气体对充装配置系统管道进行置换这一关键过程的要求.随意性大。造成各气体组分充装比例的偏差.达不到灭火剂标准的要求。气体灭火系统产品标准针对不同公称工作压力的气瓶规定了相应的充装系数.如GB 1 6669—2010《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公称工作压力15 MPa的二氧化碳气瓶充装系数为0.6 kg/m3.但在具体充装过程中,消防气瓶检测原理,由于充装采用的称重计量衡器的量程选用不合理、称重计量衡器未按规定检定周期进行检定、计量衡器未设超装报警、充装后对充装量未进行逐瓶复验等原因。
我国目前使用的气体灭火剂种类,气体灭火系统工程应用中发生的气瓶暴炸的原因。介绍了我国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荆充装的现状,消防气瓶检测,气体灭火荆充装存在的问题,对规范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充装提出了建议,对灭火剂充装的管理提出了期望。
气体灭火系统是我国传统的四大灭火系统(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之一。由于气体灭火剂具有释放后不导电、无腐蚀、无残留物,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灾害等特点,在我国应用非常普遍。目前,我国使用的气体灭火剂主要有七氟丙烷、二氧化碳、六氟丙烷、三氟甲脘、三氟一嗅甲脘、IG-01(铔气)、IG-100(氮气)、IG-55(铔气、氮气)、IG-541(铔气、氮气、二氧化碳)等9种。其中以七氟丙烷、二氧化碳、IG-541灭火剂较为常用。随着气体灭火系统推广应用,市场需求量的日益增长,气体灭火系统生产单位已增至200余家。但气体灭火系统在生产、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近年在工程应用中出现的多起气体灭火系统气瓶暴炸事故,使人们对气体灭火系统使用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造成气瓶暴炸事故的原因除与容器的材料、壁厚、内壁处理工艺不合理等方面因素有关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与气体灭火剂的充装过程有关。
版权所有©2025 产品网